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2018大学校长论坛>>校长发布

上海交通大学:立足上海辐射全球,做“双一流”建设排头兵

2018年10月23日13:02 |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小字号

2018年10月25日,人民网2018大学校长论坛举办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顾锋公开发布“立足上海辐射全球,做‘双一流’建设排头兵”。

全文如下: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调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继211和985之后,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确定实施的又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2017年,上海交大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17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对标全球影响力,坚持国际化办学思路,牢牢把握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机遇,坚持“四个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把服务国家、造福人类作为价值追求,努力实现从“跟随式”发展向“引领式”发展跃升。

传承“老交大传统”,汇聚一流师资培养一流人才

交大在悠久的办学历史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传统。20世纪30年代,社会上对交大的教学传统已传为佳话。当时的交通大学已成为国内最负盛名的大学,被誉为“东方MIT”。

“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是从老交大流传至今的特色传统。今年是中央作出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40周年。四十载风云激荡、春华秋实,上海交大紧抓机遇、不断超越、再创辉煌。近年来,学校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综合实力稳居国内高校第一方阵,在国际公认的大学排名中,位居100位左右,若干学科已接近或达到世界一流。

学校拥有一大批引领界前沿、代表中国水平的教授和学者,校园里随处可遇学术大师。目前,共有两院院士四十多位,他们在教学科研一线做出了引领性的成就;国家“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等高层次人才均过百,有十余人当选国外院士,上百位在重要国际学术组织任职的知名学者,高水平人才数量均居全国高校前列;同时,交大每年都有一批诺奖级的学术大师应邀来交大讲学,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如,美国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John Hopcroft)教授,从2011年开始加盟交大致远学院,每年至少来校两个月为本科生亲自授课;2017年,学校聘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弗朗克?维尔切克(Frank Wilczek)教授为李政道研究所首任所长。

此外,一大批长期耕耘在教书育人第一线的名师,深受同学们的爱戴和尊崇。在这样的校园环境和学术氛围熏陶下,上海交大学子在国内外各类大赛中屡屡摘金夺银,展现出极强的竞争力和创新潜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被誉为“全世界最聪明人的比赛”。每年的参赛队伍均包括MIT、哈佛等世界名校和清华、北大等国内名校。由全国师德标兵俞勇教授指导的我校ACM代表队,三次问鼎ACM竞赛全球总冠军,六次取得赛事金牌(该项赛事前10%给予金牌),既是交大学子的荣耀,更是中国学生的骄傲!每两年一次的“挑战杯”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上海交大4次捧杯夺冠,获得“永久杯”,也是赛事历史上首个三连冠的高校。此外,学校还获得首届“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冠军。目前,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赛事有二十余项,交大参加其中的绝大多数赛事。

用一流的师资培育一流人才,是上海交大新时期传承老交大办学传统最重要的体现。

立足上海辐射世界,创新驱动中国科研领跑全球

创新一直是交大的一种基因。在新时期,上海交大为国家创新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做出了新的贡献:南海造岛的“天鲸号”、向海洋极限深度探进的深海遥控无人潜水器、锦屏山的暗物质探测,攻克凶险难测的白血病、探索超大城市的治理模式……所有这些重大科研突破的背后,都有着上海交大人的身影。

学校创新团队实力和创新竞争力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上海交大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经费数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近五年位列全国第四。

2016年,上海交大获批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为深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借鉴国内外成熟创新平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同年3月,上海交大学生创新中心揭牌成立。学生创新中心在加强工程实践教学功能的基础上,着重建设创新能力训练平台(下设创新开放中心、工程服务中心、交叉创新中心、校企合作中心)和创新孵化平台两个平台。创新能力训练平台包括无人机、机器人、智能制造、IT等多个开放实验分中心,以及3D打印中心,切割中心,设备租借中心等多个服务中心,为学生各类创新活动提供场地、设备和技术支持;创新孵化平台旨在将学生的创新活动成果孵化转化,形成可创业的基础。上海交大学生创新中心致力于成为学生身边的“实践图书馆”,为学校人才培养和国家双创战略提供支持保障。

2016年11月,李政道研究所挂牌成立,以上海交大作为依托单位开展建设,并先后聘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弗朗克?维尔切克(Frank Wilczek)为首任所长、李政道先生为名誉所长。这不仅实现了李政道先生希望参照对世界科学发展有巨大影响的玻尔研究所,在中国建立一个世界顶级研究所的愿望;也为吸引一群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历练一批属于我国自己的顶级科学家,推动中国物理学及其交叉学科研究由“跟跑”发达国家发展到“并跑”、“领跑”提供了无限可能。2018年8月29日,李政道研究所实验楼建设在张江科学城正式启动,作为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李政道研究所将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力量,并致力于促进世界科技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

如果说李政道研究所的成立,为提升中国物理学领域在世界的话语权提供了可能性,那么2018年4月开始建设的上海交大张江科学园将有助于汇聚世界一流科学家,大幅推动我国在物理、材料、生物、医药和网络等多个交叉学科前沿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研究突破。上海交大张江科学园按照“三个科学中心、两个创新平台”的新布局进行规划,包括超快科学中心、材料基因组联合创新科学中心、同步辐射诊疗和医学影像科学中心和国际合成生物学与健康研究创新平台、网络空间安全创新平台,并建成独立、完整的科学园区。张江科学园建成后,将促进上海相关高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做出重要贡献。

扎根中国对标国际,新时代建功立业谱新篇

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所趋。培养一大批有全球视野,跨文化理解、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国际化创新人才,是上海交大的使命。

如今,上海交大与150余所著名大学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每个学院都有高水平的国际合作。近50%的学子在本科期间就有海外游学经历,而研究生赴海外接受联合培养、出席国际会议或参加合作研究也是常态。

交大密西根学院、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分别以优异表现通过了国际认证(ABET、CTI、EUR-ACE),这有力地推动了学院乃至全校与世界顶尖大学开展学分互认、联合培养等深层次合作。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已成为国际商学院中的翘楚,其课程项目在《金融时报》等排名中名列前茅。致远学院2016年获得了全球教育创新奖,在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基础上,选拔校内前10%的理工学生实施“致远荣誉计划”,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科学的探索好奇心,打造了与世界接轨的“未来学术大师”成长体系。这些特区学院的溢出效应已经明显地体现在全校各院系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探索上。目前,上海交大在校留学生4000多人,其中攻读学位的占一半以上,同学们足不出户就能感受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人所带来的文化和活力。

如今,上海交通大学确立了“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并将国际合作办学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之一,已成为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进军的排头兵!

(责编:刘黎(实习生)、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