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教育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在大学生心中种下创新创业的“种子”

郭帅
2018年10月19日20:28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小字号
原标题:在大学生心中种下创新创业的“种子”

●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回信中,勉励祖国的青年一代“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7月21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进一步系统性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强化政策供给,突破发展瓶颈,充分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潜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意见》指出,引导众创空间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升级,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围绕优势细分领域建设平台型众创空间。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第三届全国总决赛于9月16日—18日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行。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时代强音。高校作为人才的摇篮和科技的高地,在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创新创业平台搭建以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编者

近日,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第三届全国总决赛现场,活灵活现的“比卡丘”、“超级玛丽”形象就像电影里一样出现在空气中,引来很多人前来拍照,这是东南大学带来的参赛项目“全息3D智能炫屏”。

也许你可能不知道“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但对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ofo小黄车肯定不陌生。一年前,ofo联合创始人于信带着小黄车项目参加了第二届比赛,并拿下季军。“那次比赛中,ofo是一个比较另类的项目,因为对手大多数都是尖端科技领域的创业项目。”于信回忆道,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今年五四前夕给ofo团队的回信中表示,这个团队表现出了思想的力量,实践的力量,创新的力量和服务的力量。

据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范海林介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已走在世界前列,“在我国,大学生创业率达3%,而发达国家平均创业率仅有1.6%。”“双创”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大学生群体的特质激发出来,比如他们大多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好奇心。

本次大赛一大亮点是首次开通了国际赛道,吸引了美、加、英、日、澳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116个大学团队报名参赛,同时大赛加强了港澳台赛事的组织。“国际创业团队的加入会给国内大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当然也有动力,这将促使中国‘双创’教育在全球年轻人的创新创业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范海林说。

大赛把我们的潜力激发出来了

“孙老师,您觉得我上午的路演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陈震的“ULBrain机器人视觉解决方案”项目上午刚刚进入四强,他找到评委老师虚心询问意见,认真地做着记录,为下午的冠军争夺赛做准备。作为已获得多轮融资的速感科技公司CEO,陈震依然还有着虚心求教的学生气。他告诉记者,自己始终铭记老师的毕业寄语:如果能够有勇气改变自己,也许我们就能改变世界。“心怀感恩,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人看到今天中国大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力量。”

此次大赛中,很多医疗行业创新项目博得评委青睐,金奖项目中就有六项涉及医疗行业。这些项目为减轻病人疼痛、降低病人花费作着自己的贡献。比如四川大学的“自抗凝性高通量血液透析器”项目,能大大降低透析花销,延长病人生命。“我很看好这个项目,他们能把研究成果转化成产品,产学研用紧密结合,而且已经取得了药监局的认证,相当不容易。”万学教育集团总裁、大赛评委张锐如是说。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已经是国内同类比赛的一个标杆,为什么不来争一争?”“国风漫画创作源计划”创始人路现娜说。“在参赛的过程中也认识了很多在创业的朋友,建立了联系。”

“很多有竞争力的对手把我们的潜力激发出来了,逼着我们思考项目的每一个细节。”路现娜对未来充满希望,“大赛中我们接触到了很多有经验的投资人,让我们的项目接受市场考验,能够看清未来。”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参赛项目“蚊所未吻青蒿驱蚊液”创始人利冬元告诉记者:“路演的PPT我们大改过86次,只为精益求精,在这个过程中也在成长,对梦想更加坚定。”

创业带动就业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投融资委员会会长孙焱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动力反而更高,他们的创业以带动就业型创业为主。据孙焱介绍,今年的大赛新增“就业型创业”组,带动就业人数评分占比40%。

“创新性创业一类是技术驱动型,另一类是商业模式创新驱动,高职院校属于后者。”孙焱说:“高职学生创业更接地气,愿意苦干。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有他们自己的路子,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也在不断学习,包括管理模式、商业模式以及一定程度的技术创新。通过创业带动更多人的就业也代表着自己企业的发展壮大。”

此次“互联网+”大赛不仅吸引了发达地区高校参加,而且还吸引了西部地区高校,比如西藏、青海、云南等地。

“我受过高等教育,一个人就业很容易,但我的家乡怎么办?”才让三周来自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2012年读大二时开始创业。他告诉记者,家乡地处偏远,很多乡亲没有固定收入。“高原有很多很好的产品,但农畜产品滞销,再加上藏区语言不通,很多企业缺乏品牌意识。看到问题,我就明确了自己创业方向。”

创业伊始,作为村里唯一一个大学生,才让三周只是想带动家乡的小区域范围就业,后来慢慢做大,才让三周除了做线上销售平台外,还涉及藏族特色广告设计。他大方而自信地告诉记者:“藏区文化和历史还是藏族人自己更了解,我们做的‘桑宝扎’设计品牌在我们当地没有不知道的。我们的项目现在已经深入到甘肃、云南、西藏、青海、四川五省区藏区。”才让三周介绍,截至目前,创业项目已直接解决大学生就业128人,间接带动就业3067人。

对于才让三周而言,参加这次比赛代表了青海省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所以他格外重视。“名次重要,但通过比赛搭建起的平台更重要,我认识了很多内地朋友,对我的创业有很大帮助。”

“这种‘互联网+扶贫’项目的成功更说明了‘双创’教育的效力,这个路子拓宽了解决扶贫问题的渠道。”范海林表示:“一些学生创业在推动就业方面远比高精尖技术创新

创业创造的就业机会要多得多。”

赢得比赛还要能接受市场检验

“你们这个项目毛利润有多少,市场上有多少同类型产品,市场预期如何?”在投资洽谈会现场,西安黑石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民强看到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会向创始人问一连串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团队能力也是赵民强关注的重点,“初创团队的整体协作能力很重要,投资公司可以为其输入人才,但初创团队的协作能力和技术掌握还是要靠自己。就好像开车,方向盘掌握在团队自己手里,优质创业项目离不开优质团队。”

在赵民强看来,创业不光靠灵光一现,创始人还要有超于常人的管理能力、统筹资源能力。“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公司需要快速做大,除了技术支持,还要有‘快跑’能力,避免市场老手对创新技术的高速复制。”每个投资人都有自己的项目储备库,赵民强介绍,自己的储备库里有很多现场的同类型产品,因此“快跑”能力更加重要。

“实现创业公司‘快跑’,这就需要创始人本身的高质成长,有自身纠错能力。创始人对世界的认知和格局都要大,需要有独特市场眼光和视野。这是我们投资人看好的品质。”赵民强说。

投资洽谈会现场,共有16个投资意向签订。赵民强并不急于“出手”,他向每个感兴趣的项目创始人索要项目BP(商业计划书),“我先要看到这个,还要多方了解,需要再认真考虑。”

对于现在青年人的创业方向,赵民强认为,现实需求不等于互联网市场需求。

“现在年轻人创业常常会犯一个常识性错误,那就是对市场需求的误判。提到‘互联网+’,很多年轻人常常首先想到的是创作和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APP,比如美发、美甲等,但其实需求量并不高。”赵民强认为,年轻人遇到这些问题的根源是自身的经验阅历不足,视野还相对狭窄。

对于创业遇到的问题,赵民强认为要有相应的解决对策:多参加规范、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大赛是有必要的,多积累经验;除了借助学校和老师理论上的帮助,也要有意识地接触校外的社会资源,有意识扩展自己的接触面,提炼市场的真实需求,而不是仅仅凭借自己的兴趣。“技术的创新对于年轻人创业来说一般不是问题,但往往会在非专业方面栽跟头,这就需要沉淀自己的知识和认知厚度。”

引领高等教育改革创新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综合带动作用。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改革的‘牛鼻子’,有力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科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推动形成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调整新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灵活多样的教学管理制度新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落幕之际,向全国各高校“双创”教育改革提出殷切希望。

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指出:“‘双创’教育起到的最根本作用是在大学生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他们会更了解成功创业者的艰辛,也会形成榜样力量,坚定创业信心。即使不去创业,至少在未来平凡的生活中会想起,曾经在大学修过创业课,能够在这样的课上修够学分,也说明他们可以突破自己,解决更多的困难。”俞敏洪认为,至于这些“种子”能否长成参天大树需要时间的检验。“它需要酝酿的过程,可能十年二十年,但这种教育可以成为他们创业的源头。”

俞敏洪认为,“双创”教育的主旨是提升年轻一代的创业热情,推动国家“双创”纵深发展,进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双创教育’会推动一批新一代企业家的出现,这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繁荣太重要了。”

范海林介绍:当初设计“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初衷是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旨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今我国‘双创’教育已经成势,学校从开一些简单课程到整体修改人才培养方案、评价方式等让‘双创’教育更加系统化。但是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我们的目标是未来‘双创’教育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全体老师参与、贯穿教学全过程。”

俞敏洪提出,“双创”教育的目的不是鼓励大学生盲目跟风创业,“创业实际上是一小部分人的事情,但每个人都需要接受一些创新创业教育。”俞敏洪建议,大学生在上学期间还是要更注重积淀自己的知识厚度和创新性、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未来抓住机会再去创业可能会更有把握。

正如大赛承办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郑晓静在闭幕式上的致辞所说:“紧张的大赛已经结束,但是各位队员们的创新创业正扬帆起航,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永远在路上。”

《 人民政协报 》(2017年09月20日 09版)

(责编:刘婧婷、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