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 海归“双创”奔跑加速度
人民网北京9月19日电(刘婧婷) 近日,由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留学人员创业园联盟和烟台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海归创业大赛复赛、决赛暨对接洽谈会在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本次大赛主题为“汇聚海归英才,助力创新创业”,由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外国专家局、致公党中央的共同指导,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留学人员创业园联盟发起举办的一项专门面向海归创业的全国性赛事。
据悉,本次大赛于今年4月启动,先后在全国20个省区市的园区和高校举办44场说明会,并就海归人才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举行座谈会,有超过1000名创业团队代表和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参加了座谈交流。122个海归创业项目登台展示,31个项目晋级决赛,“5G物联网通信芯片”项目勇夺头名,“污泥常温深度干化”“新型宠物疫苗及诊断制品开发”2个项目获二等奖,“高速交叉带分拣系统”“工场极客——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靶向光动力创新药物与肿瘤诊断及无创治疗”3个项目获三等奖,25个项目获得优胜奖。
丁乐慧是进入决赛的项目申报人之一,她在国外求学五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工作十年,谈及归国的原因,她表示,“2013年参加‘引凤工程’后,让我觉得有家人在等我回家的感觉,感觉回到了学生时代。当时,就有一些高校向我伸出了橄榄枝。五年后,终于回来了”,说到这里,她的眼泪在眼眶打转。“我学的专业相对前沿,博士毕业时,我也和国内一些学校交流过,在学术见解上,存在一定差异。十年后,国内的企业对我的研究有了一定的需求,回来也是一个比较恰当的时机。”
决赛后,评委李新颜接受采访表示,“海归学习在国外,创业在国内,对国内政策、市场竞争这块了解不深,现在海归学习,都会提前回国,了解国内市场。借助大赛平台,作为投资人可以和一线创业团队面对面沟通,双向了解与互动。作为评委,就自身而言,评判比较看重三个方面,一是创业团队在相关领域的积累程度,二是团队对行业的理解程度;三是技术一枝独秀、团队构建比较完整。”他强调:“所有的创业都有一定时机性。创业者应拥有、聚焦、固守自己的核心能力,基于此做一定的积累,时机成熟的时候,就可以进一步做市场化创业。”
在决赛举办同期,举行了2018(第四届)中国海归创业大赛(烟台)项目对接洽谈会。据悉,来自北京、深圳、杭州等地的124家留学人员企业代表、135家开发区骨干企业代表以及10家投资机构代表参会。会场设置了电子信息、医药大健康、先进制造与新材料等对接和展示区,400余名代表参加了对接,开展对接300余对次,达成合作意向超过60项。来自北京的企业代表仉海军表示,“上午,对接得比较不错,和五六家企业初步达成了对接意向,这种洽谈会,以后有机会还会参加。通过这个平台汇聚的公司诉求更加明确,可以更精准地找到客户,双方的信任度搭建较为便捷。”此外,还举办了全国留学人员创业园“海创杯”羽毛球邀请赛。
据悉,本次大赛旨在发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创业园区、投资机构、高等院校等多方作用,通过赛事与服务相结合,发现、选拔和扶持优质创业项目,帮助海归人才对接政策、资本、市场等各类资源,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构建海创企业的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留学人员创业园联盟及大赛各有关单位还将通过“中国海创英才行”“百城市场渠道共享计划”等形式为参赛项目提供更多服务支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