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以生活经验为依据的保育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保育时间约占50%以上,保育员承担着“幼有所育”中的“保育”工作,是“有质量教育”的保障者之一。
然而,近年来,各地学前教育发展呈现明显的“重教轻保”势头,很多地方多年没有将保育培训纳入园内和县(市、区)培训计划之中,造成常规保育工作缺乏有效指导,幼儿园日常保育工作还处于以生活经验为依据的阶段,难以保证其科学性和规范性,保育员的专业素质与本职工作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有一次,我走访一所农村幼儿园,正值下午搞清洁卫生,走廊浓烈的84消毒剂气味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和上午走访的两所幼儿园“气味”截然不同。如果按国家规定标准消毒,“气味”应该是基本一致的。这浓淡不一的“气味”只能说明保育员没有按照标准配比进行消毒工作。我和这个保育员交流后得知,她并没有接受过相关保育培训,误以为消毒液的浓度越高,消毒杀菌效果越好。
走访中,比较常见的不规范的保育行为还有:在卫生间地面存放消毒液、早餐和午餐间隔不足3.5小时、吃完午餐就睡觉等,这些细琐的小事都属于保育范围,看似简单,做好很难。
对照2016年教育部出台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保育员的职责要求,要达到“有质量的保育”,保育员要担负起关注幼儿的生活质量、幼儿的情绪和心理、和谐的人际环境等新保育职责,以生活经验为依据的保育显然已不适应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
要改变目前保育工作的现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完善的保育员培养培训机制。改善保育员队伍是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提高保育质量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保育员入职培训和职后培训。幼儿这个群体,身体机能还没有发育健全,很容易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幼儿园专业保健医生又严重短缺,应对处理意外伤害的能力明显不足。在保育培训过程中,要注意以技能实践操作为主,增强实用性。尤其是要提高保育员应对处置现场伤害的能力,掌握科学应急救护的方法。
二是构建“大保教”教师培养机制。从长远发展来看,应建立保育和教育教学对接的培养体系,打通保育员和专业幼儿教师之间的职能壁垒,“保教”集于一人身,使保育技能成为幼师的一项基本技能。这样既解决了保育员和幼师之间的身份差别,充分落实“保教并重”规定,使专业教师更加“专业”,又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并给予适合的指导。学前阶段的幼儿,是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的,生活和学习密不可分,“大保教”显然更有利于幼儿的生活和发展。
在一次检查中,我了解到某市为提升职业高中幼师就业质量,组织在校幼师专业学生学习保育员职业技能,通过鉴定考试的即可获得国家颁发的保育员职业资格证书,幼师成为既拥有专业背景又掌握职业技能的人才,就业反馈较好,这是一条很好的提升保育质量的探索之路。
三是畅通保育员职业资格认证渠道。据了解,目前保育员职业资格证书普及程度不高,很多县(市)保育员资格认定工作处于盲区,保育员持证上岗率非常低,有些县(市)保育员持证率甚至为零。我在多次检查中也了解到,保育员提升自己能力的愿望比较强烈,可见保育员队伍质量的提升还是有很大空间的。2018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中要求:到2020年,基本实现幼儿园教师全员持证上岗。要完成国家的目标,只有畅通保育员职业资格认证渠道,让更多的保育员有机会接受正规的培训,才能离“有质量”的学前教育越来越近。
四是提升保育员职业认同感。幼儿园要重视保育团队建设,要为保育员搭建主动成长的平台,合理引导保育员发挥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形成积极进取和谐平等的保教工作氛围,让保育员能获得和专业教师一样的尊重,激发保育员对职业的认同感。要为保育员后续发展提供可能,让保育工作实现科学性、规范性。保育质量提升了,“保姆式”的工作状态改变了,待遇也将会随之提高,从而达成职业的良性循环。(作者系吉林省延边州教育局督导室高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