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师生之间,互为琴指

2018年09月11日09:01 |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号

又一次开学第一课。

简单地介绍姓甚名谁之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初中部教师于晓冰在黑板上默写了苏东坡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和学生谈这首诗用意何在?

“用这样的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诗歌和他们探讨师生之间的关系问题,师生之间怎样才能互为琴指,教学相长。开学第一课,每位老师都有各自不同的准备,但课堂上要说的,一定是自己想说的话。用这首诗我要告诉我的学生:师生‘互为琴指’的课堂,就是我想要的课堂。我相信这也是他们想要的课堂。”于晓冰说。

《礼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功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这样的教学之乐是他期待的:“我希望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能够成为善学者、善问者,学会学习,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路径。我,作为老师,则要成为善待问者。课堂不能倒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可以成为手指,弹动琴弦,但我只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反之,我也要成为琴弦,希望学生用他们的手指弹动我这张琴,促进我的思想不断深入。这样,师生在课堂上都有大收获。”

于晓冰的课堂是灵活的,很多做法正是大学老师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1996年,我考上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当时的校党委书记周之良教授给新生做报告。他提问:谁能说出读《论语》有什么用?读《红楼梦》有什么用?既不能当饭吃,又不能当水喝,饿了不能管饱,渴了不能解渴,到底有什么用呢?接下来他给我们讲了‘无用之用’的问题,这对我影响很深”。于是,于晓冰在课堂上常常抓着一个小问题,掰开了揉碎了来分析。不但给学生讲“无用之用”,他还经常思考如何把这个“无用之用”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给学生,比如经常借助现实中的情境或话题来谈经典的问题,引用《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他告诉学生要控制自己的冲动情绪,三思而后行。让经典观照现实,让经典真正活起来。

读书,是于晓冰的爱好。每次新接手一个班级,于晓冰总会精选上百本书放在教室里,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读书的氛围。行动比言语更为有效,他们看到老师爱读书,自然对读书感兴趣。

在于晓冰的课堂上,他会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介绍一些有价值的书籍。这些甚至可能是不经意间的讲解,就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渔”的本领,也就是思考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他相信,语文老师有责任深入探求和拓展课程的思想深度,这远比应试技巧更重要。(记者 靳晓燕)

(责编:姜淑敏(实习生)、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