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本网原创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蒋传海寄语2018级新生:弘博学明德之风 成经世济民之才 

2018年09月09日11:10 |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小字号

亲爱的2018级同学们,尊敬的老师们、家长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上海财经大学又迎来了4000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新同学。首先,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同时,向辛勤培育你们的家长和老师,致以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学们,你们是上财新百年的第一批新生,上财也将成为你们成就梦想的新起点,迎接你们的将是更加广阔的天地和更加艰巨的挑战,你们将在这里留下奋斗的身影,书写你们自己的青春乐章。作为一名新上财人,同学们肯定很想知道,上财究竟是一所怎样的大学?上财到底培养怎样的人?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高等财经学府,上财办学历史已逾百年。1917年,上海财经大学的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商科在金陵创设。为适应商学人才培养的需要,1921年,学校东迁上海,创建上海商科大学。1932年,学校独立建制,定名国立上海商学院,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一所国立高等商学院。1952年前后,华东地区20余所高等院校的商学院和财经系科相继并入,学校成为当时华东地区唯一的财经类高等学校,名士云集,群贤毕至,创造了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学校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阶段。1985年学校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陈云同志亲自题写校名。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上海财经大学协议,掀开了学校历史上崭新的一页,为学校事业发展搭建了更加宽广的平台。2017年,学校成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海财经大学翻开了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目标奋进的新篇章。

百余年来,上财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办学初心。学校初创时期即提出“治商业学科者,不独贵具书本上之学识,尤贵具实际之常识”,由此奠定了学校经世致用的财经特色。国立上海商学院时期,学校确立了“为研究商学而设,为培植商业人才而设,为领导商人而设”的办学理念。创校校长郭秉文先生以其“三育四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实践,领时代之新,开风气之先。他主张训育、智育、体育“三育并举”,注重“通才与专才的平衡,人文与科学的平衡,师资与设备的平衡,国内与国外的平衡”,促进学生在才能、体魄、精神、道德和学术诸方面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前的上海财经学院时期,我校以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己任,力求为国家培养掌握经济命脉的企业管理人才和财经管理人才。上世纪80年代,为适应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需要,学校确立了“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能从事国内经济建设和涉外经济工作的两套本领”。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学校坚持精英化人才培养的定位,以“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为培养规格,促进学生“素质、知识、能力、体格”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民族精神,富有创造力、决断力及组织力的卓越财经人才。为此,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启动以“立体课程、多元路径、个性体验”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逐步形成“3*3”卓越财经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实施Global SUFE战略,大力引进海外优秀师资,推进与国际知名大学、科研院所的实质性合作,推动学生海外学习交流,加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构建起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

正是在这接续传承、不断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引领下,学校坚持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学术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才培养成效日益显著。新生生源质量持续优异,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长期在全国高校保持领先,社会声誉逐年提升。在此,我希望大家能够传承学校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底蕴,弘博学明德之风、成经世济民之才。具体而言,我提三点希望:

第一,以家国情怀济天下。 1935年,曾担任学校首任教务长的马寅初先生为毕业生题写“经济匡时”四字,这成为贯穿学校办学始终的使命情怀,也成为上财人的精神根脉。一代代上财学子始终以经世济国、匡扶时局为使命,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与时代同心同向、与国家休戚与共。青年一代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因此,同学们都肩负着兴国安邦的使命,任重而道远。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的青年人将会成为社会的建设者,而不是社会发展的观望者。作为新一代上财人,我希望你们能够继承“经济匡时”的精神基因,践行姚耐校长“一切为着建设祖国”的砥砺之辞,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志向,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在新时代大发展的洪流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以修德明理立根本。古语有云,“士有百行,以德为先”。德行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事业之基、幸福之源。做人德先行,待人诚先行,学校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并将其内化到学校建设的方方面面,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学校每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同学达2万余人次,并有近百名毕业生通过各种项目赴西部和基层就业。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风尚与美德。作为青年学生,要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一是要“明大德”,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定意志、明辨是非,提高价值判断力;二是要“守公德”,自觉履行社会对于公民的道德价值要求,做到尚礼守法,扬美崇善;三是要“严私德”,严格约束个人行为,做到诚信敬业、正义奉公,时刻坚守国法校规的红线、文明自律的防线、道德操守的底线,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

第三,以追求卓越展锋芒。追求卓越是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是坚韧不拔的精神品格,更是为梦想而奋斗的精神动力。百余年来,上财人始终坚守着追求卓越的共同意志,勤奋踏实、不懈奋斗,不管是扎根边疆数十载、忠诚奉献一辈子的金云辉,还是安于清贫三十年、坚守学术报国梦的黄天华,无论是上海现代金融改革的参与者与推动者龚浩成,还是被称为“百折不挠的草根创业英雄”的健帆生物创始人董凡,他们的故事都无一例外地展现了上财人敢于超越、追求卓越的精神锋芒。同学们,“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变化的是主题与使命,不变的则是奋斗的精神、超越的气魄。获取知识需要长期的学习和积累,学术研究需要积极地钻研和创新,实现梦想则需要不懈的奋斗和勇敢地超越。希望站在人生新起点上的你们,能够拥有“干大事、舍我其谁”的决心,秉持不甘平庸、奋发进取的奋斗精神,不断追求新高度、开拓人生新境界,最终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蜕变。

同学们,奋斗正当时,青春勇担当。希望作为新上财人的你们能够把上财精神注入自己的血脉,继承前辈留下的厚重精神财富和宏大家国情怀,把奋斗写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把事业写在祖国的土地上,把梦想写在国家和民族灿烂的未来中,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责编:刘婧婷、孙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