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下城:为“小候鸟”们建暑期驿站
“看到这里有这么多的老师和同学,我觉得这里的生活一定很有趣。我的学习成绩不太好,希望老师和同学们多帮助我。”即将升入五年级的朱宇博来自河南省实验小学,每到暑假就会到杭州和父母团聚。今年这个夏天和以往有所不同,因为他成为了杭州下城区“双新小候鸟驿站”的一分子。
“双新小候鸟驿站”是2014年由杭州市下城区发起,服务对象包括暑期来杭团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父母在杭共同生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要求是在读小学生。
5年来,下城区在长庆街道、东新街道、朝晖街道、石桥街道开辟了专门场地作为活动场所。各个活动场所均配有多媒体教室、舞蹈房、手工坊等专用教室。驿站在暑期的一个月时间内,制定了全天候、专业化的陪伴方案,采取“管家式”服务模式,每天8点到16点30分,由志愿者全天候陪伴“小候鸟”。
在“长庆站点”,景成实验学校的章雅菁老师给孩子们上科学课,她把学生带到运河边,辨识草木之名。那嫩叶发红、老叶绿色的是红叶石楠,那一挠叶子就会枝干颤抖的是“痒痒树”……孩子们很爱上认识植物的课,带着小本子,一溜儿蹲下,把本子垫在石阶上记。
记者了解到,驿站的教育内容围绕“学在杭州、游在杭州、爱在杭州”三个板块。开展数学天地、玩转绘本、创意科学等课程;设置绘画、剪纸、表演、急救知识宣讲等有意义的互动活动。同时,带领“小候鸟”们到西湖、运河、南宋御街、博物馆等景点游玩。所有课程、活动均不收取任何费用,中午还提供免费营养午餐。
四年级的佳琪来自东北,未参加驿站前,她只能每天躲在15平米的出租房里,妈妈从环卫所里捡回的两个娃娃是她暑期唯一的玩伴。来到驿站后,丰富多彩的课程让她的假期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佳琪说:“在这里,我第一次坐了游览车,看了3D电影,才知道杭州那么美。”
5年来,驿站从最初的13名志愿者教师到现在的224名,队伍一年年在壮大。今年,驿站推出了《志愿者服务手册》,详细列出了工作规范、安全工作预案、家长协议等内容,进一步完善了服务制度。
驿站发起人、区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唐西胜表示,教师专业力量的助力让“小候鸟”关爱工作从原有的保姆式陪伴向专业化辅导转换,“小候鸟”收获了幸福的暑假,青年教师也在这里锤炼了师德,提升了能力。(蒋亦丰 翁艳燕 蔡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