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乡村教师熊彩宝的专利梦

王家源
2018年08月11日13:10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小字号
原标题:乡村教师熊彩宝的专利梦

  那一年,湖北乡村教师熊彩宝似乎成了一棵“摇钱树”。

  慕名的来者遍布全国。山东、湖南、深圳,甚至,还有人自称来自“瑞典”。

  他们盯着熊彩宝手中的一支笔。

  粗看起来,那支笔平平无奇——它有两个钢笔笔头,多的那个叠在普通笔头外面,笔尖外翘,写起字来能实现笔画的粗细变化,并可通过推钮实现伸缩。拔开笔帽,还有一圈吸满了香水的海绵。

  这支笔是乡村青年熊彩宝的发明创造,拥有国家专利。

  “熊老师,我们帮你发财。”

  来人纷纷许下这样的承诺。

  熊彩宝无比心动。接到获得专利证书电话的那一刻,熊彩宝一蹦三尺高的欣喜过后,两个想法冒了出来:可以卖钱了,可以讨老婆了。

  那正是世纪之交。旧世纪的沉重和新世纪的憧憬对撞而成的时空旋涡,裹挟着人们滚滚向前。

  在盖着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证书上,这支笔有一个专属的编号:992452791。

  熊彩宝因它受辱,因它受荣。

  贫穷

  湖北西北的秦巴山区腹地,堵河蜿蜒流淌。

  熊彩宝的家乡十堰市竹山县沧浪乡,就坐落在堵河边上。

  初中时,熊彩宝一直是班上的班长和学习委员,成绩总排在前几名。1993年,19岁的熊彩宝考上了竹山中等师范学校,成为这个靠天吃饭的农村家庭的头等大事。

  上世纪90年代初是中等师范学校的黄金年代。当年,竹山县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与中专学校一样,但对于家境贫寒、想早日参加工作的农村学生来说,中专意味着三年毕业后国家包分配,可以直接转为非农业户口,吃商品粮。

  “很吃香的。”熊彩宝说,“学校有3个师范生指标,我们班分到一个,最后给了我。”

  村里几十户人家,大多数孩子连初中都没有读完,熊彩宝能一口气读到中专,全家人对他寄予很大的希望。收到录取通知书时,父亲高兴得一夜没有合眼。但那一晚,全家人除了高兴,也在讨论一个现实问题——学费552元,家里连100元也拿不出。

  第二天,父亲早早出门借钱,却在傍晚空手而归。

  熊彩宝提议,这个学不上了。父亲的回答是,要读,卖房子也要读。

  当年,比熊彩宝小5岁的弟弟刚上初中,也需要100多元学费,“我出去挣钱供哥读书。再说,哥已经考上了,要是我考不上呢?”那个暑假,弟弟与同乡一起前往河南安阳的矿上,打工。

  贫穷,是熊彩宝青少年时期烙在身上的底色。

  在校期间,熊彩宝渐渐意识到,中师能带来身份的改变,但并不能明显改善他和家庭的经济状况。一个例证是,他的师兄师姐和同学毕业后大多转行,不再从事教师行业。

  熊彩宝一心想早点毕业,以挣钱减轻父母的负担。因此,上学之余,他更多的是想如何发家致富。

  1994年,中师读到二年级,熊彩宝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新闻,一双气功鞋的专利竟然卖了25万元。

  他第一次知道什么是发明创造和专利。

  他也第一次认识到专利的经济价值。

  那一夜,熊彩宝失眠了。他躺在床上,反复想象,那到底是一双怎样的鞋,他想象它的样子。更重要的是,他在想,怎样才能申请专利。

  这个夜晚,专利这颗种子,种在了熊彩宝心里。

  从这个夜晚开始,他的个人所求逐渐与现实激烈冲撞,此后的岁月里,他不得不常常在困顿中寻求自己的安身之道。

  被侮辱的感觉

  1996年,熊彩宝毕业,分配回乡,当了一名小学语文老师。

  一次,乡镇邮递员到学校征订报刊杂志,熊彩宝在目录里发现一个惊喜——《中国专利报》。熊彩宝订了两年,开始从这份报纸了解国家政策和最新的专利消息,特别是在“专利公告”栏目上刊登出来的专利发明,给熊彩宝的启发最大。

  一个将听装的饮料瓶内加一层隔板,使它可以装两种饮料的专利,让熊彩宝印象深刻,“这也是专利?”他还在上面看到了培养竹荪的方法、治疗风湿的祖传秘方的专利,“原来专利并不代表着高精尖,相反,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

  从那时起,熊彩宝就在生活中刻意寻找着发明的灵感。

  契机很快来临。县教育局倡导教师钢笔、毛笔、粉笔“三笔字”基本功训练。有老师抱怨说,钢笔写出来的字没有粗细变化,要是能有变化,字就漂亮多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当晚,熊彩宝开始思索这支笔如何做。

  他买来一支钢笔,把笔头磨小磨细,在上面叠上一个掰弯的钢笔笔头,作为书法笔。怎么实现伸缩?没有胶水,他就把铁片烧红,将推拉装置焊在钢笔外面。包括散发香味的海绵,都是慢慢才加上去的。

  经过几个月反复改进,看着那支笔,熊彩宝终于满意了。他把笔握在手里,反复试用,写得很流畅,一个新的发明就此问世。

  熊彩宝知道,专利需要保密,因此没有跟任何人提起钢笔的事。他把钢笔珍藏在裤兜里,每到晚上,才偷偷拿出笔,练几个字,在心里感叹“确实好用”。

  他拨打114查询十堰市申请专利技术的服务机构,找到工作人员,询问得知,申请专利需要1000多元。直到1998年暑假,调到沧浪中学一年多的熊彩宝也仅攒了一部分钱,但他迫不及待地踏上了这趟“寻宝之旅”。他坐船顺流而下5个小时,再坐一个小时车,来到这家服务机构。1200元的专利代理费,相当于熊彩宝半年的工资。旁边一位工作人员看不过去,帮熊彩宝砍价:“一位老师跑了几百里路,给便宜点。”最终的报价是800元。熊彩宝毫不迟疑做了决定——交钱。钱没有带够,熊彩宝又攒了几个月,分几次付清。

  1999年,熊彩宝接到对方的电话:“你的专利证书来了。”

  多年后回忆这一幕,熊彩宝已记不得当时的天气,也记不得自己在做什么事。他能记住的,就是两个想法:可以卖钱了,可以讨老婆了。

  那个时候,他感觉人生画卷终于可以徐徐展开。

  他不知道,1999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专利申请13.4万件,其中10万件获得授权,而这10万件里,和他一样获得实用新型专利的,是5.6万件。

  他还不知道,那些年,中国的非职务专利转化率徘徊在3%左右的低水平,同一时期的日本,这一数据是30%。

  他更不知道,有人比他更惦记如何借助他手中的专利变现。

  与专利证书一起陆续涌来的,是来自很多地方的参展邀请和企业购买专利技术的信件。前者要自费几千元,熊彩宝没有考虑。后者被熊彩宝一封封收集起来,几年下来累计几十封。

  愉悦的心情并没有持续很久。

  山东一家民营企业在信中说想要购买专利技术,出价60万,但需要花6800元做无形资产评估,评估的钱双方各出一半。

  待到熊彩宝钱出了,评估报告也拿到了,对方开始找各种理由推脱。

  2000年暑假,湖南岳阳一家公司想购买熊彩宝的专利,邀请熊彩宝先参观公司,再做决定。于是熊彩宝第一次出省,第一次坐火车。火车上站了十几个小时后,他被对方公司4人带到小餐馆吃晚饭。餐桌上气氛融洽,他们约定明天一早去参观工厂的生产线。熊彩宝觉得挺像那么回事的,交2000元保证金的时候毫不起疑。

  第二天起床后,对方的电话打不通了。

  2003年,大龄青年熊彩宝结了婚。一家瑞典公司来信说想要购买专利,但要翻译成瑞典文,翻译费1200元。夫妻俩商量后,决定试一试,“就当是最后一根稻草”。

  结果可想而知。

  至此,熊彩宝已经前后投入2万多元,妻子抱怨他败家。在报纸上,熊彩宝看到介绍中国非职务专利的转化率只有3%的文章,“尤其对于信息闭塞的地方更是如此。”熊彩宝这下彻底断了专利变现的念想。多年积累的怨气一下爆发,他撕毁了那几十封信。

  这段急于致富而不得的经历熊彩宝不愿提起,也很少向人诉说,至今回想起来,他依然情绪激动,音量陡然提高:“有一种被侮辱的感觉。”

  句子突然刹住,随后是短暂空白。

  带着学生搞专利

  熊彩宝的专利梦远去了,但随着竹山县和十堰市相继出台国家专利可获中考加分的政策,他未完的梦想重新被拉回,与学生的发明作品层层叠叠垒在了一起。

  2004年,竹山县出台文件,对中小学生免收专利申请费用,并享受中考加5分的政策。2005年,十堰市也出台政策,获得国家专利的学生中考可获得10分加分。

  此前,竹山县从未有学生获得过国家专利。对这个被堵河三面包住的山区小城来说,国家专利是太过遥远的事情。

  十年前,那双想象中的气功鞋曾给熊彩宝打开致富之窗,这次,专利再次跳入眼中,他想,说不定能给学生带来一笔可观的财富,改善学生的家境。而中考加分,也能让山区孩子有更多上高中的机会。

  发明创造没有系统的理论,熊彩宝把自己总结的经验告诉学生。有时是在原有物体上附加其他功能,有时是将现有缺点稍作改进。他特别强调,要从生活细节中寻找灵感,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

  最初几年,熊彩宝一直闷声做事,学校老师和校长并不知道他在辅导学生申请国家专利。他只在自己当班主任的班级来做。每周五放学,他会提醒班里的学生回家多做家务,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周日返校再把做出来的东西带来。

  2006年,第一届学生临近中考,当年,熊彩宝全班28个学生有13人获得了国家专利。熊彩宝把学生的专利证书送到县教育局,没有任何人有心理准备,用熊彩宝自己的话说,全县城都震惊了。

  这种刺激带来的兴奋感并没有持久,聚光灯很快散去,并没有形成长久效应。熊彩宝说,直到2015年,竹山县以专利获得中考加分,一直是他班上独享的政策。

  相对于他对自己的冲动,面对学生,熊彩宝务实很多。他只带初一的学生搞发明。这自有道理。学生初一搞发明,然后开始申请,流程要走一年。等升上初二或初三,专利批下来了,也不影响学习备考,刚刚好。

  遇见熊彩宝之前,任俊和王萍都对国家专利一无所知。初一的时候,两人都在熊彩宝的指导下做了专利申请。等到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寄来的信,已经是初三下半学期。那是一个周五的下午,熊彩宝手里拿着一沓白色信封走进教室,点到名字的同学依次上台领取信封。任俊和王萍各收到两封。任俊心里乐坏了,“原来我也可以发明一些东西。”此前,专利申请书递交上去一年没有动静,他还以为黄了。

  那天,班上14名同学都收到了信。凭借专利加的10分,王萍擦线考上了竹山最好的高中。在同一所高中,任俊则在高一时由于专利申请书写得太规范,给科技发明社团的老师留下深刻印象。

  “专利带给学生的还有更大的价值和更广阔的视野。山区的孩子认识世界、了解生活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来探索,途径有很多,专利是其中一个。要知道,当孩子取得一个有价值的专利,他应该高兴,这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对第一个发明者的肯定,对山区孩子来说实属不易。”熊彩宝说。

  “现在大环境好很多”

  2017年,熊彩宝从教了20年书的沧浪中学调到县城的茂华中学。他并不清楚自己被调来的原因,只知道是上面的意思,但自己乐于接受这个决定。他的大儿子在茂华中学读初二,全家也已在3年前从沧浪乡搬到了县城。

  就在那年的全校大会上,语文老师喻成文第一次见到熊彩宝,“跟想象中不太一样,感觉朴实、和蔼。”此前,他对于这个“红人”有所耳闻,觉得“搞科技创作的,应该跟常人有点不一样吧”。

  和喻成文的感受一样,熊彩宝带给别人的神秘感很快“破碎”。他个头不高,常年留平头,穿得干练。和记者的第一次见面,他恭敬地站起来笑着打招呼。这与其说是一种态度,不如说是长期乡村生活留给他的“规矩”。时至今日,提起当年帮他办专利的工作人员,他依然毕恭毕敬地称对方为“李主任”。

  但他的“跳跃”又无处不在。

  在任俊的记忆中,熊彩宝在学业上要求严格,但辅导学生发明创造时更像一个大哥哥。学生有好点子,随时可以与他交流。

  “这种交流是平等的、启发性的,让你踮一踮脚就能够得着。”任俊说。

  任俊记得熊彩宝举过的一个例子,以前牙刷刷头和刷柄之间是没有角度的,水容易顺着胳膊流到袖子里,增加了两者连接的角度后,水就能直接往下滴。“他想向我们说明的是,哪怕只是小小的改进,也叫作创造发明。”

  如今的初一学生金一帆说:“熊老师上课特别会设置悬念,表情转换特别快。”小姑娘弯着腰、背着手,模仿熊彩宝走上讲台的样子,逗得自己咯咯笑。

  在新学校,像熊彩宝的微信名字“北国之春”,他的“春天”来了。

  2015年被称为中国创客教育元年,2016年,创客教育被列入《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从国家层面的教育发展规划,到各地各类学校行动,创客教育不断升温。

  除了教语文外,熊彩宝还负责学校科技创新社团,每周三下午给社团25名初一学生上两节课。学校的新创客教育教室位于5楼,硬装刚刚结束,木地板上积了一层灰尘还未清扫。今年秋季学期,这间教室将配齐3D打印机、无人机、电脑等设备和实验器材,正式投入使用,到时,进门处还会有一个接近一人高的机器人。

  “科技创新与教学质量、校本课程、生本课堂,将一同成为茂华中学的四张名片。”茂华中学校长郭正安说。自2015年年初来到茂华中学担任校长,郭正安就提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幸福人生铺路”,尤其注重课堂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

  熊彩宝无疑是茂华中学科技创新这张名片的关键人物。

  调入茂华中学不到一年,熊彩宝已经外出学习4次。秋季学期,熊彩宝将改变以往单枪匹马的状态,与学校几名理科老师以及信息技术老师组建团队。为有更多时间,他也将只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

  这些工作上的安排熊彩宝尚不知情,但其他变化足以使他感到压力。自己已经44岁,英语不好,电脑技术不过关,不会编程,甚至打字都很慢。但他对数字敏感,对他重要的日子或数字,都能脱口而出。他常想,若是自己带的不是语文,而是物理、化学,或许对发明创造更有帮助。

  但变化带来的开心无疑更多。“现在的大环境要好很多。”熊彩宝罗列出现在的条件:学校平台不一样,上课有了专门的时间,校领导和各个处室都非常重视,其他老师也基本持赞成态度。

  他还记得,自己最早开始带着学生搞发明的时候,个别老师会说风凉话。

  那些老师觉得,专利没卖出去就算是失败。

  自由的感觉

  竹山县多山,堵河穿城而过,呈U字形,把老城区包在里面。堵河是汉江第一大支流,因水流落差大、形陡得名。不过大多数地段,堵河缓缓流淌。面对在青山峻岭间徐徐北去的河水,当地人称起堵河,常形容它是“清纯俊美的女儿河”。

  激发如此饱满丰沛情感的,不仅是青山绿水的绮丽风光,更因为堵河长期是乡民奔赴外界的要道。陆路不便的年代,乡民下竹山、赴十堰,搭乘渡船,是最经济实惠的选择。

  熊彩宝家就住在U形的最底端。从他家出来,步行几分钟,就可看到堵河。从这向北过桥是老城区,向西,是竹山县刚竣工不久的由图书馆、文化馆等组成的“秦巴文化艺术中心”,向东的河对岸,则是几家售卖绿松石的店面和绿松石博物馆——最近几年,竹山县绿松石声名鹊起,已成为县里重要的支柱产业。

  在这个交汇点,堵河串起了竹山的过去和未来。

  沧浪乡距离竹山县县城50公里路,坐船顺流而下需要5个多小时。当年,熊彩宝去中师报到,便是走的水路。而父亲去竹山看望熊彩宝,为省去渡船的14元钱,每次都要背着沉甸甸的干粮走两天两夜,把500多元学费和60元生活费交到熊彩宝手上。数年后,熊彩宝怀揣“专利梦”,亦是坐船从沧浪乡奔赴十堰。

  教了20多年语文,每次讲到《背影》中“望父买橘”的片段,熊彩宝总会想起父亲带着干粮,夜晚在途中借宿,走向县城的身影。

  对于偏居鄂北的村落而言,堵河承载着一代代人对繁华喧嚣的想象,以及改变命运的可能。小时候,熊彩宝见到的世界是一座连着一座的大山,上学以后才知道,世界还有平原、都市、厂房、宽宽的街道。“时至今日,我也没能走向更广阔的世界。”熊彩宝说。但他依然对外面的世界好奇,想去走走、看看。

  堵河之于熊彩宝,像是连接外界的通路,“它告诉我,山的那边是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也启发我,做人要像水一样,清纯、透明,遏险化夷,永不停息。”

  专利承载的梦想,又何尝不是?

  经他的辅导而获得国家专利的学生,已达46人。

  但让他遗憾的是,46项专利,没有一个交了专利维护费,这意味着这些专利都失效了。

  熊彩宝曾打电话给学生家长,希望家长把维护费交上,但对方并不知道专利是什么。

  “不务正业。”那位家长甩下一句话。

  “中考加了分,专利就像完成了它的使命。”王萍说。

  诱发功利的奇巧,各式各样;深埋人心的躁动,从不缺席。

  熊彩宝曾听说,有家长为了让孩子获得中考加分,从外省请来几位老师,花几万元,连夜赶制出一个“发明”。

  2017年,十堰市取消了专利中考加分政策。“影响不大。”他直截了当地下了判断,并再次重复发明创造带给学生的益处:不偏科,培养学生创新方法、理念,更灵活地寻找问题的答案。他更强调发明带来的思维上的变化,即使没有大的发明问世,对于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也不无裨益。

  熊彩宝当年的同学,有的转行,放弃教师职业下海捞金,其中不乏成功者。现在,熊彩宝每月工资到手不到3000元,还完房贷,还要供养两个孩子,剩下的“艰难维持着生活”。“我并不羡慕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熊彩宝说,经历了颇多坎坷,心态早就放平和了,“现实有现实的法则,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希望”。

  那个当年一心想靠专利摆脱贫困的青年人,这个已经成为师者、年过不惑的中年人,面对成长条件和自己天地之别的新一代,觉得应该告诉他们功利以外的另一些东西。

  王萍还记得,一天早自习,熊彩宝突然让学生们放下课本,去外面感受清晨的校园、大山、空气,再回到教室写出感想。

  “和熊老师在一起的3年,有一种自由的感觉。”王萍说,自己的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熊老师的那些启发、教导直到现在一直留在记忆深处,现在回想,熊老师就是自己青少年时期的人生导师。

  熊彩宝那支笔的专利维护费,交到2003年便终止了,这意味着专利其实早已作废。

  但他保留着那张2000年寄到的专利证书。在沧浪乡时,他把它和几份专利报保存在木箱子里,后来又把它带到了竹山新家,与毕业证、荣誉证书放在一起。

  他从家里的档案盒里翻出那张证书。证书上印着专利的名称“两用新型钢笔”,下面是专利号。

  无需看一眼,熊彩宝熟练地背出了那串号码:“992452791。”

  证书已经泛黄,有被水泡过的痕迹,右边一页的字明显洇到了左边。

  盖在上面的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红章,依旧鲜艳。

(责编:李依环 (实习生)、孙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