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创新是这所大学的基因——专访南方科技大学

2018年07月24日15:14 |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小字号

进入南方科技大学校门,引入眼帘的是座造型独特的行政楼,众多被绿纱网和手脚架包裹着的高楼构成了远处的背景,南科大宣传与公共关系部部长张凌老师告诉我们,“校园正在进行二期建设,建成后规划总面积70多万平方米。”

这是一所尚且未建设完毕的学校。对比其他有着百年历史的高校,南方科技大学无疑是十分年轻的,从2007年规划选址到2012年正式建立,南科大仅仅用了6年时间,实可媲美世人瞩目的“深圳速度”。

诞生于独特的改革土壤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发源地,深圳的快速腾飞亦是中国发展的缩影。最先品尝改革开放的红利,也必然最先感受到改革进入深水区所要面临的种种挑战。

早在2007年,即改革开放30年之际,深圳就觉察到中国工业转型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中国制造”仅仅是在生产链中下游浮沉,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别。要想获得持久稳定的增长动力,在世界市场的竞争中谋求一席之地,就必须关注信息化时代下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速率。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高等教育培养的尖端人才。

传统的教育模式并不能完全满足日益扩大的创新需求,在此背景下,深圳市做出筹建南方科技大学的决定。南科大潘峰老师无不深情地表示,“深圳在十年前,就具有先知先觉的使命感”。

本着“创新源头,科技引领;建设‘面向未来,世界一流‘大学”的办校宗旨,南方科技大学在短短6年间卯足劲进行自我发展革新,在学校成立之初,尚且未具备培养硕士生与博士生的条件之时,南科大已然另辟蹊径,采取与其他高校联合培养的方式来弥补这一短板,“我们没有等”,南科大老师这般回忆道。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改革初期在蛇口区竖立的这块标语墙曾经鼓舞了一代深圳人抓紧机遇,勇于变革。南方科技大学“敢闯敢试、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创校精神,正是改革开放大环境下深圳精神的浓缩再现。

探索中国特色大学制度

作为教育部明文批示的一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学校,南科大从建立伊始,便开始不断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导师制、学院制、理事会治理、“6+3+1”的综合评价招生政策(60%高考成绩,30%南科大能力测试成绩,10%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一路走来,南科大从未固步自封,而是一直以以敢为人先的精神突破思想观念束缚,在变革中寻找最佳方案,为中国高校建设贡献“南科大智慧”。

南方科技大学毕业生吴昱含谈起“学院制”时说道,“不同于国外学院制,南科大的学院保留了中国高校传统的班级和辅导员制,南科大探索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特色‘一词是很重要的,我们学习国外高校经验但并不照搬。”

顺应新时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南科大成立了许多科技孵化公司,实施了开放的创业政策,允许全职教师一周内有一天可以自由地在校外从事科技转化工作,明确保障教师发明成果股权转化的收益,以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强大。

近10年时间里,新生的南科大凭借着它日益强大的实力,成功迈入了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行列。截至2018年4月,学校在校生人数达到4327人,其中在校联合培养研究生达到751人,已签约引进的500余名教师中,拥有“长江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荣誉的人数达290人。

从一纸提议到项目落地,它的建设发展史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相结合”的一个展现,更折射着随着改革逐步推进,政府不断放权,增大对中国高等教育创新实验支持力度的态度。张凌老师告诉我们,南科大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的重点培养,正是得益于教育部的助推,南科大才能在短短时间内成功建立完整的本硕博教育体系。

“创新是南科大的特质和基因”,潘峰老师如此形容。在改革开放的发源地,南科大始终为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模式的探索,砥砺奋进着。(中国人民大学 周晨曦)

(责编:赵清(实习生)、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