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学科+”课程综合化实践的巴蜀密码

2018年07月10日10:47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小字号

2014年,国家教育部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意义。

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及教材局;2018年,国家教育部门召开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大会。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门学科正逐渐在全国统一使用统编教材。

国家层面的一系列举措,凸显学科育人在推动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基础地位。

2001年始,作为国家新课改首批实验学校,基于对儿童成长规律的认识,针对课改中“学科至上”及与之相反的“去学科化”倾向,巴蜀小学开启“学科+”课程综合化实施改革,主要通过“学科内融合”“学科+学科”“学科+生活”“学科+技术”等方式,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

2018年的巴蜀小学学术年会,巴蜀团队对“学科+”课程综合化实施的探索历程,做了一次系统的总结与回顾。

关键词:学科内融合

“化—联—跨—展”达成学科特有育人价值

副校长李永强,从“学科内融合”入手介绍了巴蜀的实践方法。他指出,巴蜀团队总结出“化—联—跨—展”四种学科内融合的方式,指向课程领导四个关键要素:“目标,内容,实施,评价。”

化——即对学科素养进行校本化表达,以此统领学科内综合。

如各学科组从核心素养出发,结合律动教育,将本学科目标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进行校本化表达。比如语文学科的“爱母语、会读书、会思考、会表达”,英语学科的“自信交流、多元思维、世界眼光”等。

“联”,内容联系“精当”。联系深广,想得宽和深,才能实现学科育人的独特价值。

李永强举例,今年一道全国高考作文题材居然是一道小学二年级数学练习题。这道数学题本意,是找到凸显统计知识价值的题材激发学生爱数学。由于它源于生活,发散广泛,自然也成为很有价值的一道作文题。

“联”,要对教材进行解构和重组,去掉重复和拼揍内容,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造。

比如美术学科按照造型、设计、欣赏、综合四大领域重组教材,从“线描表现”“生活设计”“本土文化”“探索美术与社区、社会生活、文化、家校共育”等不同方面进行综合。

“跨”,打破常规,创新实施。

在巴蜀小学能看到不同学科的创新。体育专业教师以主题单元式的流动上课,每位教师发挥自己的特长,跨越班级界限;音乐学科,举办巴蜀好声音跨年级歌手同台竞技,吸引全校1600多名学生参与海选,引爆音乐热潮……

“展”,突出表现性评价。

比如语文学科评价增加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评价,美术学科重视学生作品的学以致用,音乐学科通过举办“班级音乐会”展现音乐素养等。

此外,巴蜀团队还创生了主题情境表现性评价,探索在主题情境任务驱动下,学生即时组队、创意表现。有讲述、表演、实验等,让评价变得有趣并充满挑战性。

关键词:学科+学科

跨学科融合,破解综合化实践难题

副校长吴倩认为,“学科+学科”是以主题方式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融合,进而打通学科之间的围墙。“学科+学科”不是简单的加法,其实质是建立起跨学科的综合学习。

比如,音乐+美术学科的“都市美育”,以审美兴趣为中心,通过艺术展演,开办市、区、校艺术书画展,律动音乐会等形式;探寻老重庆文化艺术资源,开展“三峡的纤夫”“巴蜀故事一条街”“黄桷树”等活动,培养具有艺术特质的“巴蜀型学生”。

在巴蜀小学,“学科+学科”的课程综合化实施,多采取主题融合,以项目任务驱动问题的解决,相联系的学科不是固定的,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态地搭建脚手架。

“植物要睡觉吗?仙人掌为什么没有叶子?”在一年级的项目式学习“我的植物朋友”中,学生们用观察记录、绘本、表演等形式,整个过程,语文、科学、数学、美术等学科知识自然而然得到运用。

“类似这样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方式,在巴蜀小学已形成常态。”吴倩介绍,以今年为例,一至六年级分别围绕“我的植物朋友”“安全岛”“飞”“火”“旅行攻略”“我的毕业季”等六大主题,引导不同层次的孩子们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生命状态。

回首近几年综合化实施的成果,以项目式学习为代表的“学科+学科”的成果入选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成功举办三届小学教育巴蜀峰会,开办项目式学习工作坊;今年开发出版的一至六年级《项目式学习学生手册》,为跨学科的学习常态化实施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学科+生活

植入生活的根,让立德树人“落地”

“学科+生活”到底是什么?副校长潘南作了精彩解读。

潘南认为,“学科+生活”,引导学生从教室回归到人的完整生活,让世界成为教材,“教室小课堂、学校中课堂、社会大课堂”一体化实施,强化了教育的实践育人功能。

“教室小课堂”,从学科出发。依托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班会、少先队活动课,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礼仪养成教育等,形式有巴蜀儿童礼、巴蜀榜样等;“学校中课堂”,通过建立学月主题单元,各学科协同、走出教室走进校园,有开学节、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等;“社会大课堂”

将道德养成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包括礼仪修养、自我服务、感恩回报、民主生活、公民责任、国际视野等。

巴蜀儿童七礼,是巴蜀小学“学科+生活”实施的一个范例。

“爱护环境三个子——捡渣子、对桌子、摆凳子”;“用餐做好三件事——排队去取餐、进餐不说话、用餐不浪费”……巴蜀儿童七礼采取口令形式,通常由师生一问一答,朗朗上口,有放学礼、列队礼、进餐礼等七类规范,口令中配合师生肢体互动,生动有趣。

如今,让学科回归生活已成为巴蜀师生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在这一过程中,巴蜀团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真实生活,融通学校、家庭、社会三重生活的育人价值,实现全员教育。

据了解,“学科+生活”的课程综合化改革实施十余年来,成果丰硕,“小学‘生活德育’创新实践研究”获重庆市政府部门教学成果一等奖,“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案例被教育部门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

关键词:学科+技术

学科与技术的融合,打破时空界限,丰富学习资源

教育要趋合时代,顺应潮流,移动互联、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的广泛应用,巴蜀小学如何应对新技术引发的教育变革?副校长李杰作了很好的解读。

李杰介绍,早在2001年国家启动新一轮课改,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巴蜀小学就开启应用多媒体技术改进教学方式。2002年,全面普及了多媒体教学;2003年,成立全国首家学校为主体的网络学校——“梦想网校”……十余年来,“学科+技术”综合化实施路径日益成熟。

在李杰看来,“学科+技术”,旨在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强调学生的线上线下主动参与,重

视探究技能的培养,鼓励小组学习与同伴交往,倡导师生合作,注重学生实际经验的获得。

结合互联网技术,学校开发了律动课堂数字观测平台,由行为参与、思维参与、情感参与三个纵向维度,加上具体指标、量化标准、突出行动、等级评定四个横向指标构成律动课堂观测量表,即时生成教学过程的全息数据,为精准教学、因材施教提供参考。

“巴蜀榜样章”与新技术结合,更是得到优化。可以选择徽章,也可以扫描学生二维码,或是在家长手机APP上立即显示徽章种类等,进入学生成长电子档案。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巴蜀小学与高校合作,引进的“脑科学”测查进行评价工具创新,创建了专用测查教室,设立“重庆市素质测评中心”,建立了全校的数据分析库,并用雷达图等简明地呈现出来,使评价更可信、更精准。

副校长李杰表示,“学科+技术”的实践探索,改进教学方式,让教育随时随处发生,学习无处不在,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学习。

关键词:“学科+”管理机制

平台搭建 打造课程综合化实施的生态系统

“学科+”课程综合化实施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巴蜀在学生评价、教师队伍建设、课程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机制的充分保障与支持,他们共同构成了律动教育发展的新生态链。

校长马宏介绍,以评价体系为例,学校紧扣律动课程体系,建构了“学力、活力、潜力”三力学生评价模型。各个学科组也先后研发了“学科核心素养”,遴选出评价的关键指标,制定评价标准,设计评价工具,编写《教师手册》《学生手册》。

强大的教师团队是课程综合化改革的支撑。学校建立了具有跨学科背景与综合能力的新教师选拔机制;建构了“四段三维”教师成长模型;完善了教职员工适应新技术、未来教育的培养机制。

为了协同推进此项改革,学校建立了“大部制统整,学科组和年级组落根”的管理架构。设立课程部,统筹规划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学计划、人员、教研方式,设立物业部、校务部为课程改革提供保障;建立学科负责人机制,实现教师选拔、培训、考核一体化。一批管理机制成果涌现,比如双“132”课题管理模式,校本教研“四个一”行动,小学教育峰会的巴蜀密码,“律动巴蜀 智慧校园”的管理案例……

“学科+”改革的深入推进,带来育人质量质的突破。

在重庆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关于语、数、科、英语、品社5门课程的质量监测中,学校13项指标列区域之首;在重庆市弘智儿童素质测评中心测评中,言语流畅性等12项素质指标远高于同区域学生发展水平。委托第三方机构调查的学生、家长对学校课程服务满意度每年高于99.1%。

巴蜀小学的改革不追求轰轰烈烈和立竿见影。18年来,巴蜀团队一直安静务实地践行着教育理想,认真转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正如著名教育家所题:“素质教育看巴蜀。”作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验室”,巴蜀小学的改革探索永不停步。

“学科+”课程综合化实施研究历程

2001年,学校专设大单元活动,开启了课程综合化实施探索。

2003年,成立“梦想网校”,实现了线上与线下学习有机融合。

2004年,学校申报了重庆市教育学会课题“综合实践活动大单元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2008年,学校探索“学科+学科”主题式融合的评价方式,优化“学科能力达标”,推出六年级学生“六会”素质测试。

学校成为我国基础教育4所定点联系学校之一。

2010年,以“生活育德”为取向,研发《生活实践课程行动指南》。

2011年,研发并总结“巴蜀儿童七礼”课程,随后深化“巴蜀榜样”评价。

2012年,学校完成“(教室)小(学校)中(社会)大课堂”一体化教学模式建构。

2012年,巴蜀小学“优卡乐园”代表重庆市参加在深圳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

2014年,学校承办第二届“桥”小学教育国际会议。

2015年,学校与北师大校长培训学院联合举办“基于学科的小学课程综合化实施工作坊”,律动教育示范一方,影响全国。

2016年,学校形成项目式学习大中小课堂一体化实施形态及配套资源。

2017年,开启“乐评嘉年华”评价体系研究。开办小学教育评价峰会项目式学习评价工作坊。

2017年,研发推出了“巴蜀榜样”评价软件,合作开发了律动课堂数字观测平台,开始基于信息技术的评价改革探索。

2018年,启动律动教育评价软件的研发,全面开启了律动巴蜀智慧校园软件平台的设计研发。

专家点评:

巴蜀小学安静务实以及原创性、主动性的实践和成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巴蜀小学找到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裴娣娜

巴蜀小学的课改,以课程综合化为背景和理念,以儿童真实情境中的学习为途径,以思维品质的发展为核心,以学习活动设计为基本策略,以信息技术为基本支撑。给核心素养与教学变革带来的重要启示,极有学习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成尚荣

(责编:黄琳婧(实习生)、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