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一个中学生的“择校之痛”【2】

2016年10月20日09:24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小字号

  排名

  “为什么连我都会觉得排名在前面的学校就是好学校?为什么我在做决定的时候几乎想都没想?”在一所中学做教师的李玉梅,每每想到这些,对儿子的愧疚感便越发沉重。

  2006年5月30日,六一儿童节的前一天,一个IP(互联网协议)地址为“gil_婷”的网民在百度“知道”上发布了一个问题:“请问北京四中和人大附中哪个比较好啊?”

  10年过去了,这个帖子没有沉下去。相反,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已经遍布北京每个家长社区,甚至出现在“北京国安吧”里。而在一些门户网站的教育频道,这个问题更是每年都会被拿出来问一遍。

  “关键不是答案,而是这个问题本身。”北京四中璞瑅学校副校长徐加胜说,“在我们看来,这种比较本身就是对教育的伤害,它把评价学校的标准单一化,不可避免会指向考试成绩,而构成一所学校教育底蕴的理念、文化、传统、特色等要素,在这种比较中就都被忽略了。”

  众多家长对两所名校之间比较的围观,渐渐演变为对各个学校的大规模比较。“这所学校和那所学校哪个更好”已经成为各大家长网络社区里的经典句式,而这样的比较帖,点击率常常过千。

  大规模的学校比较,最终不可避免地演变成学校之间的排名。现在,打开北京每一个家长网络社区,在显眼的位置总能找到各种学校排名。虽然,这些排名表没有任何一个有实名的来源,但只要这样的学校排名在网上贴出来,浏览量总是数以万计。

  今年4月,中高考之前,北京最大的家长网络社区推出了2016版全市中学排名。排名标准很简单,就是高考升学率。在这份排名表上,全市中学被分成“五流”。其中,五流中学的标准是高考无缘一本线、二本线,进入三本线也属极端奢望;一流中学的标准则是一本率保持在90%以上,高考600分以上学生非常多,大量学生考入世界知名大学,并且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统考录取的北京生源九成来自这些学校。

  “单纯用考试成绩给一所学校排名是很不公平的,更不公平的是单纯用高分段学生的成绩给学校排名。”徐加胜说,“在世界范围内,教育评价都是一个难题,但在中国的公共传播领域,对学校的评价标准却简单得可怕。”

  “在这种排名体系下,对一所学校来说,要得到社会的认可,最现实的选择是什么?当然是全力做好高分段。”徐加胜说。

  “当大家都这么去做的时候,一个淘汰体系就形成了。为了做大高分段,好学校必须尽可能招揽好生源。于是,学生必须成为好生源,才能进入好学校。于是,集中了好生源的学校变得更好,失去了好生源的学校,变得更差;于是,大家更想去好学校,更不愿意去差学校;于是,好学校更加努力竞争好生源……于是,‘好生源’就成了好学校的标准。”徐加胜说,“不要去怪那些跟培训机构合作的学校,不要去怪那些半夜给高分考生打电话的校长,在这种评价标准下,这些学校的做法才是理性的选择。”

  而这种排名在学生进入学校后并不会停止。社会以考试成绩给学校排名,学校就会以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李玉梅的儿子进入初中后,从初一到初二,学校几乎每周都会组织测验,并公布排名。

  孩子的自信,就是在这种排名体系里,一点一点垮掉了。

(责编:陈琳(实习生)、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