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跑”不停 小娃娃的暑期:从学校出来进培训班【2】

拖着行李箱去装60本新书
重高保送生也发愁:太有危机感了
杭州十三中的初三毕业生汪语佳成绩非常好,今年保送到了杭二中。
这两天,她正在家里预习高中课程,每天要花费六七个小时在学习上。汪语佳说,7月8日学校发新书了,她数了数,教材、作业本加起来,一共有60本。“之前已经听同学说起,其他学校发下来的新书也有五六十本,但真的看到这么多书发下来,还是吃了一惊。”
所以发书那天,她拿了一个旅行袋装这些新书,有的同学还拖着拉杆箱来装。
5月8日保送生测试结束后,汪语佳的忙碌程度一点都没有减下来。她报了一个初高中衔接班,除了双休日,每天晚上去那里学习三小时,要上高一的语文、数学和英语,物理和化学隔天上一次。
这个班有30个学生,全部是保送生,来自杭城各个重点高中。
这个课程在7月1日结束时,汪语佳已经把高一的物理学了一遍,数学学完了第一章,化学学完了第一二章,英语学到了第四单元,语文主要是初高中的衔接内容。
汪语佳本打算先歇一歇,但在与同学的网络聊天中发现,学校里很多学生还在培训班学习。“实在太有危机感了,除了保送生在学,考上了重点高中的同学也在学。高一的10门课都要上,时间不够用啊,大家趁着暑假时间长就多学一点,就有可能在高一参加新高考学考、选考了。”
老师说:高年段,自学能力比“抢跑”更重要
新高一学生在暑假里参加各种学科类培训班,尤其是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反而抢跑得厉害。这样的现象,在杭州高级中学校长尚可看来,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家长和学生未雨绸缪,因为高一的课比初中里多很多;二是浙江新高考方案,让学生有了更多选择,先学一步是为了在后面的学习中掌握主动;三是一些家长怕孩子在暑假里太空了,让孩子保持学习的惯性和习惯。
尚可说,不同的孩子抢跑,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情况。“有些学生学在前面,能在课堂上体会老师上课的精髓;但有些学生可能成了‘半桶水’,结果到了后期,就听不懂了。”
杭州十四中校长邱锋的建议是,准高一新生可以在暑假里预习下新课本,然后带着问题去听课,“孩子还可以做点家务,或者去寻找杭州的变化。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两位校长都提到了最关键的一点,让孩子在暑假里培养自学能力,“懂得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主动的学习。”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