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掀起美国名校研究生院招生“面纱”

2016年03月18日09:36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小字号

  图片来源:留学美国官网

  近日,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朱丽叶·波塞尔特(Julie Posselt)的专著《研究生录取内幕:优点、多样性和教师把关》揭露了美国名校研究生录取过程中的系列细节,包括过分重视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GRE)成绩、对亚洲学生特殊对待以及各种形式的偏见等。本版对朱丽叶·波塞尔特的观点进行解读。

  密歇根大学教授朱丽叶·波塞尔特的专著《研究生录取内幕:优点、多样性和教师把关》,由哈佛大学出版社近日出版。该书出版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全球关注。

  “面纱”1:美国名校研究生院招生注重哪些

  ——资深教授的推荐信大有裨益

  ——GRE仍然重要,亚洲学生要求更高

  ——科研经历过硬、发表过优质论文更受宠

  ——个人陈述忌详细,好的研究方向是宝

  在朱丽叶·波塞尔特教授的专著中,她将美国名校研究生院的录取要求进行了归纳,主要观点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申请者的学业成绩。拥有一份完美的学术成绩,绝对会让名校研究生院招生委员会成员对申请者格外重视。招生委员会一般会浏览申请者的完整成绩单,关注其中和申请者申请的专业有关的课程,并会特别关注几门与专业相关的主干课程。如此做,目的在于通过申请者所修相关课程了解其学术背景,并将最重要的核心课程成绩从总成绩中分离出来。实际上,一份完整的成绩单还能够说明申请者的学业进步程度,而一份持续进步或平稳的成绩,能够体现出申请者对学业的持续热情和毅力,这一点是做学术研究最为重要的优秀特质之一。

  鉴于美国不同高校评分体系、成绩计算方式、记载方式、评价考核方式存在差异等,招生委员会很难对平均成绩点数(GPA)做出完全客观、准确的判断。因此,如果申请者成绩单后面能够附上成绩计算方式,清楚阐明评分体系和计算方法,或邀请一位资深教授写推荐信,那么招生委员能够更容易评价申请者的水平。尤其当教授明确说明申请者在学院中或在某门课程中成绩拔尖,并说明学院的普遍成绩水平状况时,那么将对申请者大为有利。朱丽叶·波塞尔特表示,因为每个申请者都有着非常高的平均绩点,以至于可有可无。“很差的平均成绩点数足以使申请者被拒,但很高的平均成绩点数并不意味着录取。”

  其次,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GRE)分数极受重视。朱丽叶·波塞尔特指出,美国名校研究生院招生委员会对该分数“相当有兴趣”,每一个院系在实际录取操作中都会设有相应的分数拦截线,甚至个别高校干脆采取考试成绩“一刀切”的做法。因此,申请者都不敢轻视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将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作为初审“一刀切”的指标,主要因为招生委员会想要加快录取流程,将申请者质量量化并减少委员会的内部争端。

  “为了减少社会各界的批评与指责,多数高校院系对外声称他们在研究生审核录取时,会采用‘全面评估’来筛选申请者,即对每一个申请者的能力都使用一系列标准来衡量,而非采纳单一标准。”朱丽叶·波塞尔特强调,包括中国学生在内的亚洲学生普遍超高的考试成绩给美国教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但这也使得他们的录取决策变得困难。为此,一些院系不得不弱化亚洲申请者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的重要性,并直接导致他们看上去像是在“扶助”来自其他地区的申请者。

  第三,研究能力和潜力。研究能力可以在申请者参加过的项目或实习中体现,或通过发表的论文来展示,但研究能力在硕士申请中的作用不如在博士申请中明显。在填写申请表时,学校一般会要求申请者填写发表过的论文名单,申请者个人陈述中也应提到自己发表过的论文和研究过的项目。在高影响力学术平台上发表过优质论文,哪怕一篇,都能够让申请者脱颖而出,而申请者的科研经历如果过硬,招生官可以直接推荐并影响招生委员会中其他成员的决定。

  最后,综合语言能力。综合语言能力不仅是申请者语言考试分数的高低,更多的是其综合应用能力方面的表现。其中,重要的一项是学习和研究计划(Study& Research Plan),包括个人陈述、申请动机、未来研究计划等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个人陈述是对那些没法在其他申请材料中提到的信息,例如过去做的项目、实习、工作经验以及其他学术或非学术成就等进行的补充。切忌把所有详细信息都写到个人陈述里,因为过长的陈述只会让招生官厌烦。如果在个人陈述中能够提到一个新的研究观点,或是申请者正在研究(或想要研究)的问题,或是申请者想要发表的论文及专利,这些都能使招生官如获至宝,也会让美国名校更愿意录取申请者。

  “面纱”2:美国名校研究生院招生特点如何

  ——录取决定中私人化色彩严重

  ——种种录取不公问题,源于教授不愿冒风险

  ——“平权法案”受争议,考试成绩注水引担忧

  尽管美国号称自己是世界上最讲究公平的国家,但实际上在美国校园里却存在着包括种族歧视、性别歧视、肤色歧视等在内的种种歧视,包括中国学生在内的亚裔学生都是这些“歧视”的受害者。美国高校的研究生录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学校、各院系的招生委员会对申请者申请材料的评估。部分招生委员会在评估申请者时会施加个人或集体偏见,故而申请者能否被录取极具私人化色彩。

  “尽管教师声称他们按照学生优点和丰富学生群体多样性的原则录取,但实际上他们力图保持现状,愿意选择与自己相似的学生,录取课业成绩和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高、来自顶尖名校的学生,因为这样就不用冒什么风险。” 朱丽叶·波塞尔特表示,研究生录取中的种种不公问题,归因于教授们不愿冒任何风险、不愿争论、不愿做任何改变、不愿与时俱进。因此,有专家将招生委员会成员简单看重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分数的做法,比喻为把研究生录取看作一场“赌博”。

  另一深层次原因,在于“平权法案”,该法案更多地带有补偿历史上黑人受到奴役和不公平待遇的意义。虽然包括中国学生在内的亚裔学生最初在“平权法案”实施时曾受益,但目前一些高校开始限制中国学生入学人数。

  有学者认为,“反歧视法”将增大亚裔学生在公立大学中的比例,不利于种族平等。反对者则表示,美国大多数名牌高校在录取亚裔学生时较过去更为公平和科学。《研究生录取内幕:优点、多样性和教师把关》一书表示,教授们坚称他们对国际学生考试成绩的观点没有歧视性,而是基于有些国家的学生比美国学生更重视考试这个事实。

  目前,许多美国教授表达了对通过作弊为考试成绩注水的担忧,尤其是用来证明英语水平的考试。有招生委员会成员提到,曾有申请人的分数显示其英语熟练,但实际却表现出极其糟糕的英语水平,一些院系甚至要求国际学生通过附加面试。

  “面纱”3:申请美国名校研究生院怎么准备

  ——打造写作“国际范儿”

  ——不做课堂“透明人”,培养批判性思维

  ——理性选择学校和专业

  ——掌握一两门研究方法,积极参加学术会议

  无论如何,能够在美国名校研究生院深造,依然值得留学生们向往。结合朱丽叶·波塞尔特的专著及其观点,对于想申请美国名校研究院的中国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打造写作“国际范儿”。应逐步培养出撰写符合国际学术规范要求的课堂作业、课堂报告、专业学术期刊以及学位论文的能力。笔者对中国留学生调查研究发现,留学生最差的语言能力是写作,而这正是美国研究生阶段最为强调的。

  第二,不做课堂“透明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美国研究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批判性思维,最忌讳的是对导师或任课教师的依赖性。这一点,在诸多关于中国留学生的研究报道中经常被提起,中国留学生在课堂上很少积极参与讨论和发言。有的美国教授甚至戏言,在课堂上中国留学生沉默得像空气一样透明,一学期下来甚至从来没有课堂发言。这固然有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的原因,更多的是和缺乏主动学习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大关系。

  第三,留学选择要时刻保持理性。首先,选择院校要理性,在清楚自身优势和特长的基础上,不妨尝试申请名校研究生,毕竟随着出国留学人数越来越多,仅有一张洋文凭还不够,还需看学校名气和国际排名,尤其是对于准备毕业后回到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中国学生。其次,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尽可能兼顾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当然,也可以进一步考虑专业的就业前景。

  第四,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培养扎实的研究能力。这里的知识结构,指的是课程结构,尤其要熟练掌握一两门研究方法或熟练使用几种研究工具。此外,注意参加和自身专业相关的各种学术会议,培育自己的研究能力,并不断尝试向国际专业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投稿。对于想留学并且已经留过学的中国学生来说,将来毕业求职时,相比那些仅有一张留学文凭的求职者,丰硕的研究成果将会是非常有力的敲门砖。(作者:张雷生  班塔·朱迪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编:王小昱(实习生)、贺迎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