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制这个结,怎么解?
两会期间,有代表委员指出,因为受制于编制,在很多地方和学校,教师不能及时引进和流动,结果成为影响教育发展的一块“绊脚石”。如果这个格局不打破,就无法形成灵活的师资调动调配机制。一方面是中小学教师缺编,一方面是难以形成灵活的师资调动。问题的症结何在?教师编制这个结,到底该怎么解?本期聚焦邀请两位教育界人士,从不同角度进行解析。
别让编制捆住教师聘任手脚
为什么说教师资源统筹问题很重要?因为中小学教育阶段教师缺编问题正在越来越凸显。比如,义务教育学校和高中学校“大班额”问题当前非常突出,化解“大班额”已成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而师资短缺问题将会进一步显现。此外,为了适应新高考要求,目前很多高中学校开始尝试“走班制”,而“走班制”的实施,对于教师数量有了新的要求,按原有的教师编制标准配备教师,显然远远不够。在笔者看来,要解决教师资源统筹问题,还需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对症施策。
针对一些代表委员提出的教师资源统筹问题,问题首先出在教师编制标准上。比如,原有的城乡教师编制标准不统一,教师编制标准出现明显的“城乡倒挂”。但这一问题已经开始得到扭转,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并对村小和教学点予以倾斜等原则,已经在国家相关文件中得以明确。再比如,目前的教师编制标准只采用了“生师比”这个单一指标,在实践中有着明显的不适应性。在以“生师比”为主的基础上,引入“班师比”有助于缓解小规模学校师资总量短缺问题;引入“科师比”有助于缓解大部分农村学校师资结构性短缺问题。事实上,在核算教师编制时,需要在重点考虑学生数量的基础上,兼顾学科课程类别、学校类型特点、班级数量等因素,保障学校的师资需求。
从进一步完善教师编制标准的角度看,教师编制标准应当以公平、均衡和弱势补偿为基本价值取向,要保证基本的教育教学需求;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同时还要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
中小学一线专任教师数量不足,难以实现有效统筹,既有编制标准本身的原因,还有教师编制管理不规范的因素。在一些地方,挤占、挪用和截留教师编制问题仍比较突出,“在编不在岗”“吃空饷”等情况也时有发生,必须进行规范清理。要进一步完善学校编制管理办法,健全编制动态管理机制,把有限的教师编制真正用实用好。
应该看到,面对一系列新情况,一味地希望增加教师编制恐怕也不现实。在编制暂时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地方和学校不能削足适履,一味迁就、回避现实,不能让编制捆住教育发展的手脚。比如,可以进一步创新教师补充机制,通过建立区域内教师编制动态调配机制,让教师真正流动起来,通过招聘“无编教师”或实行“教师走校制”等多种方式,逐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作者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汪明)
编制“吃紧”,不妨创新
面对“要人用”却“缺编制”的现状,不少市、县的教育局局长十分苦恼。应该说,全国很多省区市的基础教育领域,确实存在缺人缺编问题,如何在现有政策框架内解决好这一问题,考验着教育管理者的智慧。
笔者以为,首先要建立健全补充更新机制。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在省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地级市为单位,编制部门根据当地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学生数量,坚持标准比例,负责好教师编制的总量核定和宏观管理,给足教师编制,及时补充教师。同时,人事、编办和教育部门要紧密合作,对教师编制进行调配,打通教师调配通道,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实现教师资源重组优化。
其次,应加快完善区域统筹机制。目前,教师编制的一个难题就是县域内的教师资源没有很好统筹。每个教师的编制都是经过编办、人事部门批准才定在某个学校的。如果教师要调动,教育部门一家说了不算,这样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师的合理流动。在这方面,山东省作了有益的探索。2014年,山东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根据要求,县(市、区)机构编制部门会同财政、教育行政部门定期核定教职工编制。对学生规模较小的村小、教学点,按照教职工与学生比例和教职工与班级比例相结合的方式核定教职工编制。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编制总量内,按照不同情况具体分配到各学校,保证专任教师“退补相当”。
创新教师编制管理,还可以尝试建立地级市区域内基础教育教师编制的动态调配机制,由当地编制部门牵头,协同教育等部门做好教师编制调剂工作,在动态调控中,综合考虑城乡教育、各学段教育和校际教育发展的差异,形成区域教师调配一盘棋的局面。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宋永忠就提出“通过实施‘流动编制’教师聘用改革破解难题”的建议,即在现有公办学校编制约束政策不变前提下,支持流入地区政府和教育部门根据办学需要,招聘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师资作为“流动编制”教师,与公办教师享受同工同酬和福利保障,同时具有充分的“流动性”。在笔者看来,这种机制可有效缓解师资短缺或流动不畅的问题。((作者系湖南省浏阳市教育局原副局长陈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