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对生物的热爱已“走火入魔”,记录自然成最大爱好——

行走在大自然中的大学生“虫师”

2016年03月04日07:21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行走在大自然中的大学生“虫师”

刘成一在拍摄生物。 刘成一/供图

“真的超可爱,看起来就像是那种嫩嫩的婴儿皮肤一样”、“喜欢它的原因除了奶牛一样的配色,还有它闪着蓝色金属光泽的脚”、“愿小红你能安好,至少我还守护着你,至少我不会让你那么轻易地离去”……

初识刘成一的人,单看这些文字,也许会误以为他在跟某个暗恋已久的女生表白,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些略带暧昧的溢美之词,是在赞美某种生物。在刘成一的眼里,绝大多数能用肉眼看得见的生物,都是他明恋了十几年的、无法取代的“情人”。

刘成一是中山大学2014级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专业的一名学生。从小,他在别人眼里就有些“怪”。他还记得上大学之前,家里同时最多养过20多种不同的动物,包括蜈蚣、螳螂、蝴蝶、螃蟹。

正是这些昆虫带给刘成一惊喜,给他开启了一扇通往生物界的大门。

考上中山大学后,他如愿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领域,爱好与专业在很大程度上重合了。不满足于昆虫世界的刘成一,开始将目光转向所有能用肉眼看得见的生物上,植物、鱼类、鸟类都唤起了他极大的兴趣。随着对生物深入地了解,刘成一保护自然的意识渐渐增强,他不再饲养昆虫,转而开始用专业相机记录下这些美好。

一台尼康相机,搭配一个70到300毫米的长焦镜头,一个60毫米定焦微距头,一台外置闪光灯及其配件,一台望远镜,一台手电筒以及一台便携式显微镜,这就是刘成一的装备。每天出门,甚至是去上课,他都会把所有装备带上。“有些物种也许一生只能见到一次,错过了我会后悔一辈子。”

因为常常穿着野外探险似的衣服,又背着鼓鼓的书包,有时还拿着望远镜左顾右盼,他常常会引来旁人异样的眼光。“有几次学校保安问我在干什么,想去哪里,他可能是把我当成坏人了。”

许多认识刘成一的人,都有过和他一起走着走着,他就突然停下来去拍某株植物的经历。“偶尔我走在路边,刘成一就突然从旁边的草丛里站起来。这种事情我们都已经习惯了。”跟他同专业的湛霞觉得,刘成一对生物的热爱简直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有一次下了体育课,我看到他在拍草地上的植物,突然天空飞过一群鸟,于是刘成一就手忙脚乱地赶紧把相机放下,从登山包里掏出望远镜去看鸟……我真的觉得很神奇,为什么有人上课会背登山包,里面还放着单反和望远镜,而且还是体育课。”

谢斯喆是刘成一的好友,同样也很喜爱植物,“他会仔细研究每一株不起眼、不‘漂亮’的植物,会探究植物背后的故事,会考虑它对生态环境的意义。”在谢斯喆看来,自己对植物的爱和刘成一相比,可以说是相形见绌,刘成一才是真正爱植物的人。

2015年5月,还在读大一的刘成一将历时8个月编撰而成的《野草有灵》以电子书的格式在微博上发表出来。《野草有灵》共收录了中山大学南校区272种野生维管植物的图片、鉴赏要点及分布,每一张照片,都是刘成一亲自在南校区拍摄的。这本书也是至今为止中山大学唯一一部较完整的野生维管植物图鉴。

“几乎没有人会注意到校园角落里那些微小的植物,它们的宿命似乎只是定期长出来,然后定期被铲除。”在他看来,这些野草也是生命,有被记录的权利,它们如同屋檐的青瓦和老楼的红砖一样,有着精彩的故事,同样见证着中大的成长与繁荣。

每天,只要刘成一有新发现,都会将它们拍下来上传到说说或微博,把它们介绍给更多的人,字里行间满是浓浓的“爱意”。

“虫师”是刘成一为自己取的绰号,它是动漫《虫师》中的一个虚构职业,他们的工作是在探索自然奥秘的同时,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这也正是我想做的事,观自然、记录自然,固然是一大爱好,但我觉得如果它们是你所爱的,那么你在欣赏它们美的同时,不仅有传播这份美的责任,还有保护这份美,让它传承下去的义务。”

对于未来,刘成一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我想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在进一步探究世界运行原理的同时,将我的理念和态度推广给更多的人。”

(湖南科技大学 邓丹杰)

(责编:贺迎春、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