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本网原创

甘源:考研时选处于事业成长期的导师“性价比”更高

2016年02月26日09:00 |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2月26日电(记者林露)每年联系院长等有行政级别的导师或者是“大牛”的考生都非常多,如何才能找到那种今后能帮助自己的老师?新东方在线国内考试项目部总监甘源老师25日做客人民网教育频道时说,目前“性价比”较高的做法是挑那种年富力强、有一定海外研究背景、正处于事业成长期的导师,他们尚未“功成名就”,科研的任务压力也大,有很强的自我提升动机,学生跟着他,成长机会自然不会少。

甘源说,原则上看导师和学生是双向选择,在但实际招考中扎堆现象严重,考生都心仪院长和“大牛”,原因不言自明。类似法学、经济、管理等偏社会实践性的学科,导师名气够大,对学生未来的就业确实有“更实惠”的影响,导师所参与的项目多、规格高,读研阶段可能就取得全职工作一样的实践机会。但与此相伴的则可能是导师行政事务繁多,常年在国外,奔走于各种学术会议和项目之中,可以分摊到每个学生那里的精力少得可怜,在事实中造成了“看起来很美”的现象。如果是理学、文学、农学、史学、哲学等更偏理论的学科,则需要看考生未来的就业方向,是扎根本专业搞理论搞科研,还是只是拿学历当跳板。如果是前者,追随“大家”意义很大,如果是后者,则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甘源认为,初试和复试加权后的成绩是决定能跟随什么样导师的关键,这中间,挑选导师的主观意愿在残酷的竞争中往往表现得没那么重要。“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从就业的角度看,导师可以在步入社会的第一步给学生资源和指导,而未来发展得怎么样,更多看学生个人的造化,所以导师自身严谨、专注、务实的修为,对学生的影响才是终生的。

考研复试前联系导师,越早越直接越好

复试前,在哪个时段、以何种方式联系导师?而导师最想知道的信息又是什么?在打交道的过程中,要避免哪些问题?这些都是考生关心的高频问题。甘源建议,“时间上越早越好,联系方式越直接越好。”他说,尤其是工科、医学、理学、史学、哲学、文学等侧重学科理论性的专业,与导师能见面就见面,不能见面打电话,不能直接联系上尽量发消息,最保守的也要发个邮件。

“与导师联系最重要的是分寸,切记不能让导师感觉到自己的功利性太过强烈。与导师打交道,最忌讳的是三句不离考题和录取结果。例如总问导师‘能不能给圈个重点’,‘自己有多大把握’等等,容易给老师造成‘被绑架’和‘被利用’的感受。”甘源说,联系导师,给导师留下好印象,表达自己想成为他学生的意愿,并展现自己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较强的学科科研潜力,目的就达到了。作为导师,最希望知道考生水平、潜力以及治学的态度,其中水平的真实性和读研态度的端正程度是导师最为关心的,这将直接决定入学后学生能否顺利毕业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配合老师完成科研任务。

(责编:林露、贺迎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