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故事:为什么大学里一边“翘课”一边去蹭课
一直以来人们对大学生“翘课”多有龃龉,一般认为,“翘课”是态度不端,但也有的认为“翘课”是出于情非得已。当然,的确有一些“懒癌患者”将一些重要课程当作儿戏,出勤率犹如蜻蜓点水。但对于有思想、有追求的大学生来说,“翘课”还真不是态度问题。
记得大一时我还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上课“积极分子”,几乎每课必到,尽管一些课堂催人入梦,但我仍相信:一节课老师讲了无数句话,哪怕只有一句话对我有用,我就没有白来。然而这种“相信”仍然敌不过现实,用舍友的话说,“去了也没什么意思,还浪费了这大好时光,倒不如用这些时间做值得做的事”。
“念稿”老师:我们需要思想。
对于大部分有思想的青年学生来说,最痛苦的课堂莫过于面对一位不抬头正视学生,而只低头紧盯课件的“念稿”老师。记得大二时一位年轻的女讲师给我们上《外国文学史》,整节课都是在念PPT上的内容,于是同学们都拿出手机将PPT一一拍下,然后各自看各自的书甚至手机,之后来上课的人也就变得寥寥无几,当然为了应付课堂点名,也总不至于一个人都不来。在这种情况下,难道能说同学们的“翘课”是学习态度问题?
一些课堂含金量不高,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浏览PPT来把握所有课堂内容,而不是用45分钟听一节乏味、缺乏沟通的朗诵。更有甚者,一些老师的PPT竟然五六年都没有变化,2014年的课堂还在沿用着2008年的课件,前沿知识理论不断涌现,教科书尚有修订和改版,老师的PPT又是怎么做到“从一而终”的呢?大学生已经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不需要照本宣科的“念稿”老师,我们需要的是在“思想国”中的探索与发现。我们不要求所有大学老师都是大师,但至少拥有指引学生思考的能力。
课业论文:我们需要空间。
大学四年,感觉一直生活在与课业论文的赛跑之中。就个人而言,我是文科类专业,大一、大二一个学期主修课程14门,大三少了也有10门,再加上辅修的课程,基本上每学期都有16门左右的课程,每门课程都有平时作业,或是实践操作,或是1-2篇3000字以上的论文,还有期末考试。对于学经济、金融的同学来说,他们的课程更加繁杂。面对纷至沓来的课程与论文,如果我们还想参与课外调研、实习的话,我们必须自己给自己腾挪空间,唯一的办法就是,翘掉那些提不起兴趣又没有多少价值的课程。
自愿“蹭课”:我们的灯塔。
与“翘课”形成鲜明对比的现象是“蹭课”。对于一些有趣、有意义的课堂,我们宁愿牺牲一些个人时间,抑或选择翘掉哪节无聊或者无关紧要的课程。大学中我们有自己的兴趣,有自己热衷的发展方向,我们愿意去听那些有思想、有意义的课程。我曾目睹同级同学为到外校旁听而早上天不亮就起床出发,也曾经历人数爆满的课堂中,一些同学因为没有座位而甘愿站着做笔记。“蹭课”现象足以说明大学中的部分学生并未因“翘课”而荒废学业,丢失信仰。相反,知道自己想听什么课程、不想听什么课程恰恰就是一种信仰的表达,是指引前进的灯塔。
当然,一些人对于“翘课”总习惯于一棒子打死,不给人分辨的机会。于是一些签到的规定将人死死束缚在某些呆滞无趣的课堂上。大学里,我们需要思考、需要学习,需要一个能给予我们精神力量的老师,需要一个富有弹性的学习环境,假如这些在现实中没有实现的条件,那我们只好自己给自己创造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学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