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学生评教为何行不通

2016年01月19日07:29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学生评教为何行不通

  离开了自主授予学位、完全学分制、教师同行评价等制度,单独推进的学生评教,很容易让功利的师生关系变得更为功利。

  把学生和老师绑在“评价”与“被评价”两端的评教系统,已经陆续覆盖了国内高校。这个1920年代起源于美国高校、针对教师教学效果而建立的评价模式,在中国高校却面临着名存而实亡的尴尬。 “评教是逼教师取悦学生”“学生评教等于误人子弟”“学生评课加剧了教师的‘丑角化’”等说法,在“青椒”们经常出没的论坛上层出不穷,还有的老师干脆指出:让学生评教有弊无利,早该废除。(《中国青年报》1月18日)

  学生评教曾被认为是促进高校教师重视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这一措施在欧美大学能行得通,为何在我国高校却“水土不服”发生变异呢?根源在于,在我国高校,学生评教缺乏与之配套的系列制度。

  在美国,大学自主办学、自授学位,文凭(学位)质量由社会专业机构认证和用人单位认可,因此,整个社会更关注能力。我们的社会有浓郁的“学历情结”,为数不少的学生上大学,为的是“混一张文凭”(即便文凭的教育含金量有限,反正国家会承认),对于严格要求、给出较低分数的老师,不少学生给出的是“差评”,而对于那些不严格要求,“放水”给学生高分的老师,却给出极高的评分。在学生评教之下,很多教师反而不敢严格要求学生、重视培养质量,而是给高分“讨好”学生,结果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学生评教,代表教育消费者对教育供给者的评价,那些评价很低的教师,就将逐渐被学生抛弃,而这是需要完全学分制的,即学生有充分的选课、选师的空间和权利,如果大学的师资、课程有限,学生必须上这些老师的这些课,评教也就无法改变学校的教育教学局面——被评分很低的教师,最多被学校扣奖金,影响评优,但来年还是会继续给学生上课。不少高校都宣称实行完全学分制,可实际上,还是学年学分制,必修课占到80%以上,一些二本、三本院校专任师资十分匮乏。考虑到这层关系,又有多少学生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呢?

  更重要的则是教师同行评价机制。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质量,学生的评价只是一方面,可以作为参考,最重要的评价,应该是教师同行评价——教师同行委员会根据教育标准、原则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进行独立评价,这有利于学校坚持自身的培养标准,形成培养特色。学生评教本身具有很大局限性,就是学生渴求高质量的教育,完全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也不能代表他们的评价就客观,因为教与学是矛盾共同体,对于要求严格的教师,一些学生在求学期间并不一定认为这是对自己好。还有,学生会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评价教师的授课是好是坏,但教师并不能由此就围着学生的需求转,授课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这是不能轻易放弃的。学校办学要坚持能力导向和供给导向,否则学校就变为了职业培训所,而失去对社会的引领作用。当然,为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师生关系,教师听学生的评价,以调整教学方式、方法也是有必要的。

  很显然,离开了自主授予学位、完全学分制、教师同行评价等制度,单独推进的学生评教,很容易让功利的师生关系变得更为功利。这不是学生评教制度本身不好,而是需要在推进学生评教的同时,深入推进我国教育管理体制和学校办学制度改革。(熊丙奇)

  相关报道

  高校学生评教:名存实亡

(责编:王艺锭、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