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针对浮躁功利的不良学风

当今学界尤须倡导“实学”精神(学苑论衡)

李  明
2016年01月10日08:4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实事求是是我国学者的优良传统。综观当今学界,求真务实是治学主流,但也存在浮躁功利的不良学风:一些学者奉行“出名要趁早”的理念,蜻蜓点水、率尔为文,东拼西凑、粗制滥造,甚至公然剽窃造假。这种学风不仅危害学术研究本身,而且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这表明,当今学界尤须倡导“实学”精神。具体来说,治学之“实”有以下几重涵义。

  态度踏实。治学就是研究学问。研,即细细琢磨;究,即考镜源流。因此,所谓研究学问,就是细致、深入地探求问题的本质和根源。这就需要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治学态度。世界上的学问都不是今天开始研究、明天就能收获硕果的。治学之路没有捷径可言,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所谓“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前辈学者陈寅恪、陈垣、冯友兰、范文澜等的治学成就举世公认,其崇严尚实的治学风范亦被学术界尊为楷模。

  选题务实。我国学者治学,历来有很深切的社会关怀,注重发挥学术的社会价值。宋代大儒张载的“为生民立命”,明末思想家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及晚清兴起的“经世致用”思潮,无不彰显学者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当前学界存在一种“书斋式”的治学倾向,值得警惕:一些学者的确在围绕社会热点进行选题,但项目立了、课题拿了、经费得了,却没有深入社会生活,不到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去调研考察,严重脱离实际,落入“真问题,伪研究,虚结论”的研究怪圈。这种治学态度和方式与实事求是精神相背离,是不可取的。

  材料真实。在治学过程中,一个课题能否完成好,除了看学者的能力,材料也是基本因素。治学如同建房,材料好比砖瓦。如果砖瓦是伪劣产品,所建的房子就会成为“豆腐渣工程”。在治学过程中,导致材料不真实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有的学者为了某种目的,以虚假的数据或事例曲成其说;二是有的学者仓促搜集材料,没有将上下文看清楚,生吞活剥、断章取义。材料不真实会导致学问变味、结论失真,不但无益于学术创新,甚至会给社会实践带来危害。所以,治学使用的材料必须认真考析、明辨真伪。

  论证扎实。论证就是分析材料反映出来的现象,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在确保材料全面、真实的前提下,还需要一步一步地对材料进行推求、分析、证明。在这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探索过程中,决不容许有大的疏漏和误差。如果粗枝大叶,做“差不多先生”,就可能导致结论不科学,无法认识真理。同时,决不能自欺欺人,如果发现细节有疏忽,就必须采取措施补救;如果发现有不透彻、不准确的地方,就必须从头再来。事实证明,没有扎实、细致、缜密的论证和分析,就不可能有理论的升华、结论的精准。

  表述平实。治学成果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其基本形式是论文、学术著作,要求语言表述符合客观实际,精练、言之有物、说到位;切忌标新立异、堆砌辞藻、哗众取宠。然而,当下一些论文、学术著作机械套用舶来语汇,玩弄概念和文字游戏,架空谈玄、华而不实,让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受到了学术界强烈批评。这种倾向需要及时纠正。同时应看到,强调表述平实并不意味着语言枯燥无味、面目可憎,平实的语言同样可以生动形象。例如,冯友兰的《论命运》、爱因斯坦的《自由和科学》等论文,文字干净、简洁、流畅,而思想又很深刻,境界更是高远。这些范文值得我们仔细体味琢磨。

  (作者为湖南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 人民日报 》( 2016年01月10日 05 版)
(责编:赵英梓、林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