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评级别搞成“数星星”
某机构日前发布《2016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在最新2016中国大学星级排名中,首次公布“2016中国七星级大学名单”,北京大学等4所研究型大学荣膺“2016中国七星级大学”。
五花八门的高校排名早已司空见惯。然而以星级评定学校的方式,依然在各种排名中格外显眼。2010年时,有机构首次推出“2010中国大学星级排名”,其中包括北大、清华在内有8所高校荣膺六星殊荣。最近几年,多家国内名校陆续跻身六星行列。截至2015年,六星高校已达16所。
如今,伴着新一年的来临,七星大学浮出水面,成为中国顶尖院校的象征。照此下去,未来还会不会搞出“八星”“九星”大学?
另外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在第一批六星大学里,有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和北京体育大学等五所特色专业型院校,占全部获评院校的一半以上。而这次“升星”以后,四所七星大学分别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均属研究型大学。此外,这次“升星”,把当年首批六星级高校之一的香港大学,排除出了中国顶级高校行列。
由此看来,高校排名颇有些自娱自乐的味道,学校始终是那些学校,却在不断的“升星”过程中,此起彼伏地重排座次。据媒体报道,评定机构给出的评定标准包括:毕业生质量、学术研究水平、办学定位、获奖情况等等。笔者并不想过多讨论这些评价指标设置是否科学,操作是否严谨,结果是否权威。但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一下,以加星为评比噱头是否有意义?这就好似“高级”上有“特级”,“特级”上有“超级”,“超级”上有“骨灰级”,只不过是改了名称而已。这样通货膨胀式的加星星,究竟能对高校的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拿各种指标来衡量教育,给教育成果施以各种量化标准,这样打造出来的教育评价体系,有多大参考价值?
有些量化标准未免失之简单。比如有的量化是一种加法式的量化,一项一项加起来,差的地方减下去就得出了分数。如果将学校历年的各项指标积累相加,则会发现,只要随着时间的发展,学校培养出的人才总数、拿到国内国际奖项的数量等一定是会不断增长的。如果是把当年的各项成果相加,那仅仅因一年的成果而判定一个学校的层级也显得太过简单了。笔者认为,对于高校的评价应该更加细化,比如评出校友捐赠金额最多的院校,这种本身可以量化的指标是具有说服力的。而根据各项指标机械加减而得出的星级评定,无论运用了怎样的运算公式,其科学性都是难以让人完全信服的。高校办学水平,岂是几颗星星或者加减乘除可以衡量的?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