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无奈的“拆东墙补西墙”

2016年01月05日09:05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小字号
原标题:无奈的“拆东墙补西墙”

  2015年11月底的某一天,当我听完课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几位家长等在那里。他们是初一某班的家长。他们强烈反对学校把他们的数学教师临时调换到初三代课的决定。

  事情是这样的,我校一位初三数学教师因交通事故受伤,需要疗养三四个月。学校和家长自然都非常焦急。没有办法,先找一位代课教师。代课教师非常认真负责,但由于缺乏在正规中学任教初中的经历和经验,他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需求。学校不得不决定在校内另找教师代课。但是,初三其余5位数学教师中,3位是班主任,一位是55岁以上老教师,另外一位是年轻女教师,显然都不合适。

  我们只得决定暂时请任教初一的高老师,到初三任教两个班级。该教师再过两年即将退休,因疾病,开学就打算请病假修养一段时间,但考虑到学校缺教师,就继续来校任教初一年级一个班级。初一家长自然无法接受。

  经过艰难而真诚的沟通,家长们对学校的困难表示理解,但提出高老师代课不能超过两个月,并且初一某班的代课教师不得来自校外,必须来自校内同年级的成熟教师等要求。家校双方最终达成一致。

  这种尴尬和无奈的背后,是我校数学组的教师结构不合理。数学组共19位教师,承担36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其中45岁以上7人,35岁至44岁7人,35岁以下5人。看起来,师资似乎较为充足且总体结构合理,但在45岁以上的老教师中,50岁以上占6人,其中1人为女教师,且因公受伤,无法任教两个班级;5名男教师中,55岁以上4人,每位老教师都面临睡眠不佳、视力退化严重或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等问题,一直克服各种困难坚持正常教学。在35岁至44岁的中青年教师中,1人为学校中层,她长期担任两个班级数学教学,还要负责管理工作,已是超负荷工作。

  其实,本学期,我校数学组已经面临一个严峻的困难:一位年轻教师开学不久即怀孕,因体质虚弱,遵医嘱需在家保养几个月,至今未能回校工作,学校不得不请其他教师轮流超负荷承担代课任务。而这,同样也多次引起有关班级的家长上门“讨说法”。

  我校数学组这种情况,许多学校都存在。这种教师短缺,不是总的编制数上的刚性短缺,而是结构性的短缺。而一旦出现这种短缺,学校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

  (作者系浙江宁波镇海区立人中学校长)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