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优质国际学校联展 家长热情点燃冬日北京
北京四中国际部校长石国鹏正在给家长们做讲座。本版图片均为京华时报记者张斌摄
▲京城家长云集京华时报国际学校联展现场。
京华少年新闻学院小记者专访哈佛全奖得主冉维。
小朋友们向参展外国教师咨询。
家长们认真研读国际学校的特色介绍和招生要求。
2015年12月26日,由京华时报举办的第六届优质国际学校联展在北京希尔顿酒店举行。本次展会云集了北京四中国际部、北京二中国际部等近30所公立高中国际部及私立学校参展,参与学校数量、展会规模均再创历史新高。今年展会现场还特设讲座环节,邀请多位国际学校负责人就国际教育热点话题展开讨论,为家长深度答疑,现场家长热情引爆冬日北京。
□概况
规模扩大品质更加高大上
2015年是京华时报举办国际学校联展的第五个年头。为了满足家长对于国际教育的强烈需求,2015年特意在3月和12月各举办一次。丰富的组织经验和良好的宣传效果,得到了更多国际学校和家长的关注。虽然当天北京上空飘起了雪花,寒冷异常,但依然没有阻挡人们前来参展的脚步。早晨八点半,展会现场几乎每个咨询台前都站满了前来咨询的家长。
与去年3月份相比,此次联展参展学校数量和规模都大幅增加,而且品质更加“高大上”,共吸引了北京四中、北京二中、三十五中、北京八中怡海分校等示范高中国际部参展,又有北京私立汇佳学校、王府学校、耀华国际教育学校、力迈国际高中、北京新英才学校、中关村外国语学校、昌平新东方外国语学校等一批知名的私立国际学校助阵。近30所国际学校组成最强展会阵容,带来2016年最新的招生政策。
提前出特刊现场发放
为了更好地帮助家长了解参展学校,京华时报特意于12月22日出版国际教育特刊,以《国际教育8个必知》为主题,梳理目前国际教育的现状,并就国际学校的课程体系、出国读高中的利弊、低龄出国怎么规划以及国外大学的录取标准等话题展开讨论,并附上了所有参展学校2016年的招生规划。联展现场,这份内容丰富的特刊也在入场时附送给家长,便于家长留存参考。
在活动推广方面,此次联展活动推广可谓是全方位、立体化,除了传统的报纸媒体外,还加入了网络电子报、广播、微信等新媒体助阵。在联展活动开始前两周,京华时报的报刊、官方微博、官方微信以及京华时报教育周刊官方微信“京城家长帮”几乎每天都向目标用户进行推送,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滚动推广,吸引目标家长。
国际教育周边服务再延伸
记者注意到,延续了2015年上半年参展国际学校的情况,此次参展的学校也不再以高中为主体,而是更多地延展到了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从侧面也证明了留学低龄化趋势下家长们对于国际教育多元化的需求。
要想出国留学,英语必须要过关。针对家长的特殊需求,本次联展邀请了新航道、环球雅思等英语培训机构,现场为学生规划出国前的英语学习。此外,出国留学的升学指导服务也依旧保持在本次联展中,前途出国留学来到现场,为将来有意出国的学生和家长提供咨询服务,为家长指点迷津。
记者注意到,国际学校的队伍仍然在扩大中,比如北京山谷学校、海南观澜湖国际学校、天津黑利伯瑞国际学校、美国利弗莫尔国际学校等比较“年轻”的面孔,也吸引了不少家长的目光。
□家长说
全家四口齐出动
上午8点不到,许多国际学校还在搭展台时,一些家长就开始陆续进场,抓紧咨询。
罗女士一家四口全部出动,丈夫拉着6岁的小儿子,她牵着9岁的大儿子。“虽然大儿子才上小学,但一些邻居和朋友都较早地将孩子送出国,我们也不能落后,所以在想着就算不那么早出国,初中给他送到国际学校,培养孩子全面的国际视野与国际思维也是不错的。小儿子虽然还没到上学年龄,就当带他来感受下,我们也要为他提早规划。”罗女士告诉记者,自己一口气问了十几所学校,省得平时挨个上网查询,省了不少事。
而孩子上初三的张女士说,自己孩子是天津籍,听说北京有一些国际学校办学效果很好并且不要求北京户口,今天来展会前她已经心中有数,“我已经大体确认目标学校,今天还与学校老师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准备报名招生考试了,我觉得我女儿应该可以考上”。
没想到这么多人关注出国
在京华时报国际学校联展中,记者采访完多位家长及学校招生咨询老师后发现,家长首要关心的是孩子如何能够入读心仪国际高中,特别是四中国际部、三十五中国际部等公办校高中,其次家长对学校的师资力量、毕业后的去向问题、课程设置都有不同程度的关注,在明确以上问题后,部分家长还对学校的收费标准和基础设施有所关注。
“我没想到今天有这么多和我一样的家长,前两年说让
孩子读国际学校,亲戚朋友还觉得不太理解,看来这次我是来对了。”杨先生告诉记者,女儿现在读初中,他最关心的是女儿高中毕业后能去哪所名校留学,所以他最看重的是名校申请的录取率。
带着仅3岁女儿前来咨询的家长詹女士表示,自己很关注国际教育,尽管孩子还小,她已经开始四处打听国际学校了,这次展会恰好为她这样的家长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优质国际学校的机会。
□学校说
非京籍学生家长较多
北京第二中学国际部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天来登记咨询的北京学生只占10%,大部分是非京籍学生家长。因为对于京籍考生来说,既可以选择北京市的公办高中,又可以进入国际学校选择高中后出国留学,但是对非京籍考生来说选择就少了很多,有的家长为自己孩子不能在京读高中而困扰,于是,找一所国际学校成为一个重要选择。
吴女士的孩子现在在北京五中分校读初二,因为孩子是河北籍,不具备在北京参加中考的条件,虽然还有一年才升入高中,她不得不早点考虑一个难题:择校。
“我的孩子上咱们二中国际部,需要什么条件”“咱们主要教授哪些课程,是与国外接轨吗”,展会现场,吴女士把一个接一个问题抛向工作人员。
“孩子想上国际学校,我认为,如果只是为了让孩子英语更好,那完全没必要,语言再好,能跟本土国外人相比吗。另外,有些家长总是焦虑,如果孩子考不上二中、四中本部,以后是不是考不上清华、北大,那就试试现在出国吧,这种观念也是不对的。”二中国际部展台工作人员认为,未来的人才一定是复合型的。
对此,他的建议是,让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也就是到初中前,把传统文化、英文基础打得扎实一点,这样以后你不管是在国外发展还是回来国内,机会都更多。
据介绍,二中国际班已经是第六年对外招生。根据他们的经验,如果学生英文不好,就会落下课程,越来越没信心,因此语言很重要,所以入学时学校要加试英文,除此之外,还要考察孩子的整体素质。另外,招生前学校会组织开放日、咨询日活动,直接跟家长交流,家长们也可以走进学校的校园与课堂,零距离了解国际学校的真实教学情况与校园生活,为孩子选择一所最适合的学校。
低龄出国趋势明显
三十五中国际部招生主任周洁告诉记者,今年京华时报国际学校联展与往届相比,一是家长比以往更多,说明家长对出国留学的关注度增加了。二是在参加展会的所有家长和学生中,有很明显择校年龄降低的趋势,现场频现领着学龄前儿童的家长。许多家长咨询的第一句就是“咱们学校起点是初中还是高中”,有的孩子刚上小学就希望他接触国际化教育。
周洁认为,不管是什么样体制的学校,公办学校和国际学校,办学是各有特色,她的观点是选择一所最适合的学校。比如对于文科非常好的孩子,因为公办校都开设数理化,这样她学起来就稍微吃力些,而有的私立学校全部照搬国外高中,对数理化要求低一些,孩子就会适应些。
“另外,有的家长认为公办校的管理更严格,不会让孩子‘放羊’,就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制能力来择校。还有就是课程,有的家长认为国内的基础教育更扎实一些,更倾向于开设国内课程的学校,有的则认为既然选了国际校,就想让他更早、更多地接触国外课程。这些都是家长对国际学校的认识角度,也是他们个人的选择。”周洁介绍。
周洁说,越来越多的家长较早规划孩子出国读书事宜,特别是家长让孩子出国读初中的苗头和趋势更明显。她认为,去国外读书,这里面既有一些理性选择,也有一些茫然性存在,特别是低龄的孩子,所以家长一定要慎重,这是对孩子及整个家庭一生非常重要的选择。
“国外读书固然是一个趋势,是很多人的选择,但就你自己孩子而言,从她身心发育来看,这么早离开你们身边是不是适合?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化环境,她有没有独立学习、生活的能力?”周洁强调,中国和西方教育不是完全对立,而是两个教育体系,她尤其不认可,去国外只是为了逃避国内的教育体制和升学方式。这并不是一个重要考虑标准,而是你对孩子培养方向的一个选择。”
□讲座
专家讲座吸引数百家长
2015年3月份,第五届京华时报国际学校联展举办时,不少家长提议,现场咨询的人太多,有的学校很感兴趣但“挤不进去”,所以有些个性化的问题无法得到解答。秉承服务每一名家长的初衷,此次联展中京华时报特意设置了讲座环节,提前拟定讲座主题,邀请主讲嘉宾,就家长们关注度最高的四个话题进行探讨,为有需要的家长深度答疑。数百家长聆听讲座赞不绝口。
现场演讲嘉宾包括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公共管理硕士冉维、北京私立汇佳学校中学部校长益孟德、北京八中怡海分校国际校区校长李志毅和北京四中国际部校长石国鹏。他们分别就《哈佛全奖获得者解密美国名校录取标准》《低龄化留学利大弊大》《留学规划要趁早》《顶尖名校国际班的升学通路于教育模式》做主题演讲,并在演讲结束后继续接受家长针对性提问。
冉维介绍,要想申请哈佛、耶鲁这样的顶尖名校,成绩只是敲门砖,申请文书的撰写至关重要。“每年那么多申请者,要想让招生官一眼看到你,就必须在申请文书上多下工夫,多描述过程,让招生官通过一篇文书就能看到一个鲜活的生命。”冉维建议,在写完文书后让家长扮演招生官的角色进行阅读,看到底能否打动自己,然后再有针对性地修改。
低龄留学趋势的日益明显已经不言而喻。早在上世纪80年代,益孟德就到美国留学,在担任汇佳中学部校长之前,益孟德曾担任了7年美国蓝带名校、拥有150多年历史的旧金山罗维尔高中的副校长。在讲座现场,益孟德并没有直接回答低龄留学究竟是利大弊大的问题,而是以自身的经历循循善诱,告诉家长低龄留学可能会面临哪些问题,比如陌生的环境、巨大的学业压力、孤独感等。益孟德建议,选择在高中阶段甚至更早将孩子送出国的家长,在做决定之前,应当慎重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而不是盲目地随大流。刘志毅则从留学规划的角度告诉家长,现在的出国留学已经不再是被迫的、无奈的选择,而是高端人才培养的一个路径。
石国鹏则从升学通路与教育模式两个方面,为家长详解了北京四中国际教育的课程体系以及北京四中对于学生的要求。石国鹏说,四中的国际教育既与国际接轨,又非常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因为国外大学录取中国学生,为的是丰富自己的种族文化,要的就是中国学生身上的民族烙印。他说,希望所有的学生离开四中的时候都有一个印记,那就是“madeinChina”。
□互动
京华新闻学院小记者现场采访
留学热也吸引了京华少年新闻学院小记者的目光。在国际学校联展现场,几名小记者也到现场进行采访,锻炼采访能力的同时,也了解国际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公共管理硕士冉维曾就职于新华社,做过多年的战地记者,如今已经转型进入教育机构。战地记者的经历一下子就引起了小记者的注意,他们对冉维进行了专访。
小记者非常认真地举手,还专业地自报家门,并提出问题。“你做战地记者有没有受伤?”“为什么要做战地记者?”“离战火最近的时候是什么样?”小记者们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他们对战地记者充满了好奇,提出的都是自己最为关心的问题。
冉维曾任巴格达战地记者,采写的《伊拉克举行战后首次正式议会选举》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他告诉小记者,最危险的时候,他仅距离爆炸现场100米,战火中的城市,街道上都是细碎的玻璃。“如果稍不留神,可能就受伤了”。
战地记者的经历也让学生们关心起语言的重要性,他们询问冉维如何学好外语,去国外读研究生的心得。对于小记者的好奇心,昔日的战地记者都一一解答。
对于汇佳学校中学部校长益孟德的采访,小记者们则更关注如何学好英文,对于出国留学,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虽然年龄还小,他们也关注到了出国留学的热潮,不断提问未来留学的一些趋势。益孟德也鼓励学生,从现在起学好英文,作为学习的一个手段继续保持。
现场,小记者们还体验了新闻采访中的“暗访”环节,他们就国际学校的学费进行了暗访。尽管已经知道国际学校的学费不菲,但是调查结果也令小记者吃惊不小,在小记者调查的5所学校中,最贵的国际学校幼儿园一年的学费就达到了20万元,小学到中学的学费也是每年在23万到29万元之间。普通的国际学校学费均在10万到15万元之间。
京华少年新闻学院由京华时报发起,联合各大中小学共同设立。现今,“新闻素养”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都应了解并有所提升的“公共素质”。为此,京华时报开办“京华少年新闻学院”,培养学生敏锐的头脑、自信的表达、流畅的写作,也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实践平台,帮助学生进行职业体验。(京华时报记者张晓鸽 任珊 郭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