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域资源促进语文教育(文艺观察)
漫画 |
许多中小学语文教师,不缺教学经验,也不缺教育理论,缺少的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尤其是对地域作家资源的有效使用
目前,为了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各地教育部门都在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活动,以周期性刷新、提升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教学技能。但是,许多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炒冷饭”式的教学内容和欠缺实践活动的培训方式,使很多教师把培训当作一项枯燥的任务,当作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学分”。
其实,提升语文教师培训质量,与其反复灌输各式各样的教育理论新名词,总要强调“语文怎么教”,还不如实实在在地反思一下“语文教师到底缺什么”。许多中小学一线语文教师,不缺教学经验,也不缺教育理论,他们缺少的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尤其是缺少鲜活生动的教学资源,比如对地域作家资源的有效使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曾提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地域作家资源包含这样几层含义:一是该地区出生或活动过的作家及其创作的作品;二是该地区的作家故居和其遗留的历史活动场所,以及作家纪念馆等一切物态化建筑;三是该作家的作品中所描述的典型人物、风土人情、地域景观等,以及后人在此基础上挖掘建构出来的一切相关人文元素;四是关于该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中国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许多地方历史上都出现了非常优秀的作家。这些作家和他们的作品,不仅是地域文化的传播名片,也是应该通过开发“课程资源”丰富语文教育而充分传承的文化资源。
开发“课程资源”是推进语文教师继续教育的必由路径。以素有“占半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之称的浙江为例,据统计,目前收入初中和高中人教版、苏教版的浙江现当代作家的小说、诗歌、散文已有40余篇。引领中国新文学潮流的浙江现代作家作品,对于加厚教师的语文功底不可或缺,而当下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也表明,确实有拓展课程资源、深化名著名篇学习的必要。
语文教师以更切近、更感性的方式走近文学大师,身临其境感受作家作品的风采风姿,比起被动接受的培训模式,效果好得多。语文教师回到课堂中学以致用,可以围绕本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作家资源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实地考察作家故居、活动场所、纪念馆等活动,帮助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课程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学生通过与地方文化的深层次接触,可以形成知识、感情、意义的多重连接,养成人文情怀。
我在培训交流活动中,发现不同时代出生的语文教师,由于教育背景的不同,对鲁迅的理解就有较大的差距。他们有的神化鲁迅——以年长者居多,有的却贬低鲁迅——以年轻者居多。带领他们去鲁迅故居参观后,结合高校鲁迅研究专家的讲座和交流,这些语文老师应该可以进一步理解一个真实的鲁迅。语文教师只有自己真正“懂了”鲁迅后,才能给学生“还原”一个真实的经典作家。
此外,地域作家资源的开发也有很强的可行性。切近本地文化传统、习俗风尚、语言习惯的文学作品,更易于为本地师生理解和接受,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同时,也能产生显著的学习效果。比如,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诗人艾青,他的作品《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等被选入初高中语文教材。近年来,艾青的故乡金华市不仅重新修缮艾青纪念馆,“艾青杯”中小学生诗歌征文活动也在全国开展。诗人艾青作为金华市的文化资源,已经被充分发掘出来,在语文教学实践和教师的继续教育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要,对于中小学教师的再教育也愈发重要。开发地域作家资源,将其作为语文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资源,是当前教育界和文学界共同面临的现实课题。开发地域作家资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但首先应是思想上的重视。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从何而生,归根到底,是从具体的地方文化开始。提升到这个高度,我们还怎能不重视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 人民日报 》( 2016年01月05日 14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