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如何养育有安全感的宝宝?

2016年01月03日09:10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小字号
原标题:如何养育有安全感的宝宝?

  父母和看护者给孩子提供有安全感的情感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对周围世界的探索和认知,进而影响到孩子所选择的行为反应模式。因此,对于0-3岁的孩子,要想建立安全型依恋的关系,父母应该努力给孩子提供一种充满爱的环境。

  建立亲密的互动关系,及时回应孩子的需要

  婴幼儿多通过直观感受来获得认知。三岁之前的孩子对外在世界的认知主要是通过自己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来实现的,孩子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这个时期的孩子除了要满足吃喝拉撒睡之外,还需要父母的爱抚和陪伴,需要父母陪他们玩耍,逗他们开心。这种互动关系至关重要。

  6-18个月大的婴儿已经学会用非语言的方式与人沟通,比如微笑、皱眉、伸手指、扭动身体、发出咯咯声以及哭泣等。通过这种方式,婴幼儿能够表达自己的需要,采取主动的行为,并期望通过这些举动获得父母的回应。

  因此,在这个阶段,父母首先要尽可能给予孩子及时的满足。比如婴儿啼哭时,要关注他是否有饮食或者排便的需要。而当孩子作噩梦或者看到凶猛的动物而感到害怕时,要及时给予拥抱和宽慰。父母应该经常拥抱孩子,好让他们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感觉到父母的支持和力量。及时满足孩子基本的需要,才能使孩子拥有归属感和安全感,才能建立起安全型的依恋。

  培养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

  婴幼儿时期,也是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健康的饮食、合理的游戏以及充足的睡眠,能让孩子的身体机能处于健康的状态。而且健康规律的生活,会给孩子带来很强的稳定感与安全感。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如果作息时间不固定,或者白天夜晚作息颠倒,不但会让孩子的状态和同龄人不一样,也会导致父母的作息大受影响,导致情绪烦躁,精力不佳,进而影响到对孩子的照料。另外,如果孩子吃得太多,或者饮食搭配不够健康,容易导致孩子频繁生病。而身体上的不适会让孩子感到不安和焦虑,进而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因此,从婴幼儿时期就尽可能地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规律,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意义深远。对于3岁以前的孩子来说,每天的作息时间应该保持相对固定。这样可以使孩子习惯在每天特定的时间做同样的事情,就能让他对下一个时间该做什么事情有足够的预知,而不会因为临时的变化让孩子感到担心和不安。

  利用地板时间陪孩子游戏,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根据美国教育专家斯坦利·格林斯潘教授的定义,所谓“地板时间”,就是父母可以用来与孩子进行互动游戏的时间。陪孩子玩游戏,是大多数父母都会做的事情。但是,要同0-3岁的婴幼儿很好地进行游戏,需要父母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比如,家长应当降低姿态,与孩子一起趴在床上或者地板上,通过简单而又能吸引注意力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兴趣。父母绝不应该让各种布偶玩具代替了自己的角色,而应该注意用自己的眼神、表情与肢体语言和孩子进行交流。对于已经可以开口说话的孩子,父母要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鼓励孩子在游戏中充当主角,而自己充当配角。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想法和引导,帮助他学会与人沟通和交往,同时训练他学会思考。当孩子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发展出有逻辑的思维能力时,他会感受到自信,也会更加感受到安全感。如果父母只是被动地听任孩子的指令,甚至一边陪孩子游戏一边玩弄手机,则会让孩子感受到不被尊重,甚至激发孩子的恼怒。

  尊重孩子的感受,允许孩子释放心中的情绪

  0-3岁的孩子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感到委屈或者伤心。当孩子们因为各种原因哭泣、生气甚至发脾气的时候,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的感受,允许孩子宣泄内心的情绪。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哭闹,甚至大发脾气。尤其是在公众场合的哭闹,常会让父母感到尴尬和紧张,甚至生气。此时,父母绝不应该急于命令甚至言语威胁孩子停止哭闹。这样做的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容易造成亲子关系产生裂缝,让孩子失去安全感。

  相反,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允许孩子释放心中的情绪。然后,要让哭闹的孩子安静下来,父母可以采用拥抱、安抚、讲故事或者吸引他观看五颜六色的气球来转移注意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明白,当他感到烦躁不安的时候,他可以想办法平静下来。

  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感受,而不是采取其他方法压制孩子的情绪,会让孩子的内心获得接纳和认可,从而获得充分的安全感。

  父母和孩子能够持续地进行充满爱心而富有滋养的互动。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还要尽可能地学习和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知识,以更好地处理和解决亲子关系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孩子与父母形成安全型的依恋关系。(作者单位:中央戏剧学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