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学实践活动将与中考成绩挂钩(组图)【3】

■ 现场
塑料袋纸箱演示空气存在
8月6日下午,博识教育在光华路SOHO五层的校区里举行了一场面向社区的科学教育展示活动。活动内容围绕与空气相关的实验展开。
老师首先拿出一个宽约半米、长逾两米的黄色塑料袋,问小朋友谁能用最短时间把塑料袋充满气。两位孩子分别上场,把口鼻堵在塑料袋口一通猛吹,老师在一旁计时,15秒后检查孩子吹气的成果。尽管费了不少力气,但两位孩子只吹起不足塑料袋1/4长的部分。
就在孩子们觉得无能为力时,“超人老师”朱冠一说,自己可以用5秒时间就把塑料袋吹足气。在孩子们的注视下,“超人老师”撑开袋口,在距离袋口约半米的距离,朝袋口方向大口密集吹气,只见黄色长条袋子迅速膨胀起来,“超人老师”顺势把袋口一收,长条袋子轻易被充满了,竟然不到3秒!
“为什么这么吹气比袋口捂在嘴上吹更容易?”老师问学生,学生一时没有说话。老师又请坐在后排的一位学生家长回答,“因为我们周边都是空气,只要给个力让空气朝袋子里流动就好了。”老师肯定了家长的答案。
压轴实验是“空气大炮”实验。
老师拿出一个纸箱,纸箱的接口处全部用胶带封得严严实实,只在其中的一个面挖了一个圆形的洞。“我要找一面墙壁进行发射。”老师将圆洞对准一面墙壁,右手敲击纸箱的侧面,只听见“砰”的一声。“大家看到我发射的炮弹了吗?”老师问,孩子们摇头。老师又重复做了一遍,“这次看到了吗?”“没有!”孩子们又回答。
老师让自己的搭档手持一块布,“如果有东西打在布上,布就会凹下去。”老师再次敲击纸箱,尽管仍然没有看到任何炮弹飞出,但搭档手里的布确实深深凹了一下。
“看来是真有炮弹。那这炮弹长什么样呢?”老师此时往纸箱里充进了一种白雾样的气体,并关闭室内空调,然后将圆形孔洞对着观众,再次敲击纸箱,一个像烟圈一样的气体从纸箱中射出。
“如果炮口是三角形,炮弹会是什么形状?”老师问学生。“三角形!”一个学生回答,但老师不置可否。“如果是方形呢?如果是五角星形呢……”老师说,希望小朋友回家试一试,看看答案是怎样的。
课程结束时,很多学生表现出不舍,“这么快就结束啦?”一个小男生说。
![]() |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