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8岁娃娃游乐场遇难 游乐设施缘何频繁伤人?【2】

2015年05月11日07:40 |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8岁娃娃游乐场遇难 游乐设施缘何频繁伤人?

  游乐设施致害,该如何维权?

  大型游乐设施致害通常会造成人身伤亡以及财产损失,在及时救助、减少损失的同时,受害人应着重注意保留相关证据材料,以便在日后的维权过程中充分举证。维权方式大致可以分为非诉讼途径和诉讼途径。

  非诉讼途径主要表现为大型游乐设施相关责任保险方的先行赔付,安全生产监管、质检、公安等相关部门以及行业协会联合调解,在这种维权方式中,笔者建议受害人应在事故发生时及时报警,并采取录音、录像等方式留存能够反映事故过程的证据材料,尽可能早地使国家公权力部门介入,以寻求权益保护的最大化和公平化。

  诉讼途径即为受害人作为原告对责任主体提起诉讼。最为常见的是提起侵权之诉,即基于受害人人身或财产受到侵害的事实要求侵权人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在大型游乐设施所在场所的管理人明确可查的情况下,受害人可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7条追究其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当该场所管理人或该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能及时明确,且事故发生系大型游乐设施本身缺陷所致,则受害人可根据《侵权责任法》第41条、42条、43条追究大型游乐设施生产者及销售者的产品责任。

  在侵权之诉中,受害人可以依据《侵权责任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来主张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伤残或死亡赔偿金(包括被扶养人生活费)、丧葬费、交通费、住宿费、餐饮费、误工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项目费用。受害人应在事故发生后,妥善留存以上各项目费用的相关票据和证明材料,其中应着重注意对受害人户籍的城乡性质以及经常居住地、工资完税及收入减少情况方面的证据材料进行开具和保留,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性质的户籍在赔偿标准上的适用也不尽相同。因此,妥善留存证据是日后维权的关键。

  如何避免游乐设施再伤人?

  大型游乐设施频繁发生意外,既危及游客生命财产安全,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如何避免大型游乐设施再伤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首先,严查大型游乐设施生产单位,严厉打击无证生产行为。重点查许可条件的持续性、生产产品是否超范围,查生产单位的生产记录和发货台账,发现超许可范围生产、借证、卖证及替无证企业出具合格证等行为,要依法吊销其制造许可证并追究其法律责任;对无证生产企业要坚决封停,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对群众反映的无证生产的线索,质检部门要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严厉打击;对制作假许可证、假合格证的企业和人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无证企业生产销售的大型游乐设施要进行彻查,查清流向,并通报使用地质检部门进行查处。

  其次,严查大型游乐设施运营使用单位,严肃查处非法使用行为。重点查是否依法经营、设备是否依法注册登记、是否按期检验、是否建立并严格执行安全运营管理制度、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对违反法规规范的行为,要依法进行查处,发现非法企业生产的设备要坚决封停,并通报生产企业所在地质检部门立案查处。

  再次,严格履行监管职责,提高基层执法能力。推动特种设备监察力量向基层延伸,积极开展对基层安全监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升队伍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执法水平。加强工作沟通协调,充分发挥区县假日工作领导小组联动机制,定期联合公安、工商、安监、消防、城管等部门,加大对所辖旅游企业重点、难点、险点等部位的安全检查。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单位,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实施高限处罚。

  最后,发挥社会监督和综合治理机制,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发挥旅游、住建等部门行业管理作用,联合开展监督检查,综合治理安全隐患。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以及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加大媒体曝光力度。同时,拓展旅游安全宣传渠道,及时引导广大游客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大旅游安全警示标志建设,在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出入口处或醒目位置,对乘坐要求和安全保护措施做出说明,设立警示标志,告知注意事项和危险情况下的求救措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