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河南三兄弟耗时8年为去世父母拍纪录片(图)【2】

2015年04月18日14:34 | 来源:郑州晚报
小字号
原标题:河南三兄弟耗时8年为去世父母拍纪录片(图)

  拍摄耗时8年,行程数千里,拍摄1000多小时

  “八千里路云和月。”提起纪录片拍摄的漫漫8年,申长久这么形容。

  虽然家里的摄像机里之前有不少父母亲欢庆过节的视频素材,但对一部纪录片来说,还远远不够。

  8年里,他们跋涉了数千里路,花费了数万元,拍下了1000多个小时的素材。

  “要拍母亲,肯定要去山西那边找我姨他们。”申长明说,1942年闹饥荒的时候,姥姥箩筐里挑着舅舅和小姨逃荒到山西,母亲李文英则因为脚伤而留在河南。母亲与兄妹虽然相隔两地,但依然亲如一家。

  小姨家在山西山区,山路崎岖路难行,经常走错路。有回他们的车坏在半路,三兄弟推着车在山里走了半天才找着修车的地方。“还有一次山西大雪,我们的车钻进雪堆里门都打不开了,我们仨只好从天窗里爬出来。”回忆起拍片子的艰难,三人如今当成笑话来讲。

  “每次费尽艰辛来到姨家,吃着姨给下的饺子,就想起了我们的母亲。这8年来,我们去山西就跑了五六趟,行程有几千公里。”申长云说。

  2011年,是父亲工作过的砖瓦厂倒闭前的最后一年。为了更好地拍摄父亲在砖瓦厂的素材,大哥申长云特意申请调回砖瓦厂,亲自到厂里干了一年劳力,拉父亲拉过的大车,泡父亲泡过的澡堂,体验父亲当年的工作。 “十几趟砖瓦厂跑下来,父亲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更清晰也更高大了。”

  在拍摄过程中,有太多令三兄弟难忘的时刻。“与小姨以及当年的老邻居张婶、黄婶聊起父母生前事迹的时候,说到动情处,大家抱头哭作一团。”

  放映和老邻居一起再看父母音容笑貌

  2015年3月24日,对申氏三兄弟来说,是个大日子。这天既是他们母亲的十周年祭日,也是他们的纪录片第一次“公映”。

  那一天,申家三兄弟没有请戏班子,也没有放鞭炮,而是来到父母生活过的厂家属院与父母当年的老同事、老邻居一起观看了这部纪录片。

  “1000多个小时的素材,我们剪出来26分钟,主要围绕着我们母亲的一生来剪的。别看只有26分钟,光是剪辑,我们花了260个小时都不止。”

  申长明说,毕竟是门外汉,第一次拍纪录片缺乏经验,1000多个小时的素材没有做相应的检索记录。

  这就意味着,哪怕一个1秒钟的镜头,他们也需要从浩如烟海的1000多小时的素材里慢慢挑选。

  “没办法,我们只能用笨办法一点一点地找。那几天,我一坐到电脑跟前就头疼。差不多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才剪出来第一版片子,大约有40分钟。”申长明笑着说,“片子最终定稿前,他们开了6次研讨会,先后把片子改了5版,精简到26分钟。”

  片子上映前,老三申长久还特意设计了一张海报,贴在老院里,“敬请砖瓦厂父老乡亲前来观看”。海报上,当年砖瓦厂的烟囱高高竖立,“就像父母还在的那时候”。

  晚上7:30,夜幕落下,银幕亮起,申家兄弟姐妹和院里的几十位老人守在银幕前。当银幕上出现申连成、李文英的身影时,那些老同事、老邻居想起旧事,都禁不住流下了眼泪。“他们兄弟几个给父母拍电影,多出息、多孝顺。申家老两口九泉之下也高兴。”一位老人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