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民众忆与天安门合影:6旬母亲坐7天火车来看天安门【2】

2014年09月28日07:27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民众忆与天安门合影:6旬母亲坐7天火车来看天安门

  ■老照片故事■

  第一张全家福在天安门拍摄

  1973年,罗文极来到北京,在北京城建工程局工作几个月后,他终于挤出半天时间,坐电车来到天安门广场,他站在天安门前,让这里的摄影师记录下他第一次看到天安门时的瞬间,从这天起他就有一个愿望,每到国庆节时,他都要来天安门前留个影。

  1981年,他的老妈从广西大山深处来到北京,在她儿子的带领下来到了天安门,老人家身着壮族服饰拍下一张照片。回家后,老人家把冲洗出来的照片全都拿走了,为的是让村里人都看看她来过北京,在天安门前留影了。同年,他们的宝贝女儿罗印被他们夫妻抱着来到天安门,拍下了第一张全家合影。

  老妈回到家乡后,村民都知道他在北京的消息,父老兄弟姐妹们都想到北京来,让这位大侄子,带着他们去天安门看看,1981年起,他先后接待了好几拨亲戚朋友,一些战友途经北京时,也让他带着去天安门留个影。2006年,宝贝女儿结婚,亲戚们从老家赶来祝贺,在他的招待菜单中有一道大家都喜欢的“菜”,那就是去天安门留个影。

  1989年国庆节期间,他们全家去天安门广场,途中看到一个印有天安门巨幅照片的装饰墙,三口子便停下脚步拿出相机,让路人帮忙拍下一张背景有天安门照片的合影,对于这张合影,罗文极一直保存着,他认为这张照片拍的好看,值得留念。

  ■生活经历■

  从事城建工作数十年

  见证北京城巨大变化

  罗文极告诉北青报记者,他的家乡在广西天鹅县。十岁那年,罗文极背起了书包,成为罗氏家族中第一个能上学的孩子。刚刚走入校门时,老师让他交2块钱学费,老父亲两手空空地离开了学校。后来得知,老父亲没有回家而是拿着砍刀上山了,他从山上砍了一根很粗的木头,拿到集市上卖了两块钱,这两块钱就成了他的学费。他的小学在白薯为主食的生活中度过。1967年,罗文极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一名军人。

  到天安门留影

  从入伍那天起,罗文极就成为一名国防工程的建设者。直到1973年,他来到北京,被分配到北京城建工程局工作,起初他在工程队里当工人,来北京第二年,他们在先农坛施工。一个周日,正好赶上不用加班,他坐公交车来到天安门,第一次看到天安门心情很是激动,围着广场走了好几个来回,看到广场上有拍纪念照的,于是就掏出几毛钱拍照,摄影师让他站好了,按下快门。

  参与天安门广场地下通道施工

  一次,建材局开办了一个驾驶员培训班,职工可以报名参加,心想要是开上车就可以逛遍北京城了,于是罗文极报名,天资聪明的他很快通过了驾驶员考试,成为一名司机。

  作为司机开车出去,他转遍北京城。他说,以现在的眼光看那时的北京,高楼少,有些道路坑洼不平。此后他参加了建国门、和平里地区建设,以及京通高速、机场高速建设工程、天安门广场地下通道施工等。他记得,自己当时开着混凝土搅拌车到天安门地下通道施工现场进行作业。

  回想起以前,罗文极感叹道:“北京的变化实在太大了,对于常开车出去的司机,对于一些地方应该是铭记在脑子里的,但在北京凭记忆找路有时可不灵。记得有一次去亦庄办事,就发现那边变化太大,有很多高楼拔地而起,记忆中的道路被新道路所替代,打听了好几次才找到要去的地方,真是丢人!”

  来到北京后,他最喜欢吃的是面茶,焦圈、炸糕以及各色面条,身为南方人的他对北方的面食很是习惯。白天出车后,要是中午赶不回单位吃午饭,就在外面买一碗面条吃,回来在单位报销两角五分的饭费。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