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 新
自掏腰包奖励学习进步学生
“挂科多了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大一大二的时候,大多是基础课,一旦有了负面情绪,他们以后的学习将会很吃力。”刚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的陶超,去年9月开始担任遥感专业1201班导师一职。“就像多米诺骨牌,第一块倒了,一触即发地便全倒了。”大一下学期,该班25个人有6人挂科,一共挂了12门,陶超看到学生们如此高的挂科率,感到深深担忧,因此萌发了设立班级奖学金的想法。
“只要有进步就是好学生。”在陶超看来,国家级及校级奖学金主要奖励成绩突出的学生,但通过努力达到不挂科并且在班级排名大幅提升的学生,同样值得鼓励与嘉奖。于是,陶超将一年4000元的班导师补贴全部用在班级奖学金上。“我读大学的时候,身边就有这样的同学,本来是很聪明的人,但自从挂了科之后,就没了自信,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堕落了下去。”身为一名85后青年教师,陶超不希望自己的学生走上迷途。
据了解,该班级奖学金有两个奖项,分别是“消灭挂科奖”和“显著进步奖”。“消灭挂科奖”对挂科数减少、班级排名提前的学生进行奖励;“显著进步奖”则是奖励给加权平均成绩进步幅度最大的一名学生。每名获奖的学生将得到600元或800元的奖金。该班去年共有3名学生获得该奖学金。
成 效
全班同学挂科减少成绩提升
“今年1月,大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全班85分以上的人数,从大一第二学期的1人增加至10人,而70分以下的人数从4人减少到1人。挂科的人数更是大为减少。”遥感专业1201班的班长许同学得意地告诉记者,自从设立了这项班级奖学金,同学们学习起来就像打了鸡血,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以前觉得学习不重要的同学,也纷纷拿起了书本,同学们还经常组织集体自习。
大一时挂了一门的刘佳,大二第一学期通过努力,实现了零挂科,“奖学金一到手,我就给爸妈一人买了一份礼物,他们都替我开心。”她告诉记者,陶超老师性格温和,平常很喜欢跟学生沟通交流,对同学们来说,陶老师亦师亦友。陶超老师还跟班里的学生承诺,“班级零挂科的话就请全班同学吃饭!”现在同学们都希望能早日让陶老师请客。
“我觉得学生们应该不是为了奖学金而努力,而是为了老师对他们的用心良苦而努力。”陶超告诉记者,希望更多的人关心学生的心理情况,让他们在大学里健康成长。他告诉记者,由于效果不错,班级奖学金会一直设立下去。
观 点
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和认可
“我也想读中南大学!”看到这样给力的班导师,许多大学生网友纷纷表示羡慕,希望这样关心学生的好老师越多越好。
“我劝陶老师不要把自己的津贴全部投到班级里,但他认为这是值得的。”许同学感动地说。
“这对学生肯定是个好事,也希望更多的老师能够去关爱每一个学生。”中南大学地信院副院长邹峥嵘告诉记者,自己最先是从学生那里知道这个消息的。虽然奖金不是太多,但目前很少有学校和老师去激励那些成绩不太好的同学,陶超设立“消灭挂科奖学金”和“显著进步奖”的做法能够消除成绩差的学生的自卑感,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学生们拿到奖学金,得到老师对他的一种认可,就会有更多的动力去学习。”邹峥嵘表示。
不过,也有人认为这种奖励方式不妥。市民王先生在听说此事后就认为,用钱奖励学习进步的学生,初衷是好的,但是方法有待商榷。鼓励学生的方式有很多种,对大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奖励,而不是物质上的奖励。(记者 王娜 通讯员 向碧霞 施夏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