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起来!不让电子白板成摆设
本版漫画由冯英杰绘
■周文颖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交互式电子白板已经进入很多幼儿园的教室,成为教师教学、幼儿学习的好帮手,也成为新幼儿园设施配备中必不可少的教育装备。结合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应用,也成为各园长期开展的教研活动内容之一。然而昂贵的教学设备,许多教师并未充分运用,使得白板白白成为了摆设。本期我们邀请园长、教师共同开动脑筋,寻找挖掘利用白板的妙招。——编者
激活!让设备不再冰冷
近年来,电子白板这一新型教学手段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电子白板集黑板、计算机、投影仪等于一身,为师幼互动、幼幼互动提供了逼真的可视化场景,大大增强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但是,电子白板毕竟只是一种机械化的教学辅助手段,幼儿教师该如何有效加以利用,使它真正变得“活灵活现”、“活色生香”,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幼儿教学活动?
注入情感让设备不再冰冷
教育的智慧应首先体现在教育活动中的情感互动,而这恰恰是机器无法替代和给予的。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不应过度依赖电子白板,而需在每一个环节中渗透态度、情绪体验,接近幼儿的内心世界,从而促进幼儿情感的培养和情商的提升。
因而,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吸引幼儿。饱含感情、生动活泼的语言会激发孩子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可以充分地调动他们的兴趣,使教育活动形式生动活泼。例如,在幼儿园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中,教师可以运用电子白板给幼儿展示一些民族音乐、舞蹈或者民族服饰,认识中国的国旗、长城,了解我们的肤色等,注意一边引导幼儿看,一边用丰富的语言给幼儿传达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以此影响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帮助他们体验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萌发孩子的爱国之情。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表情和体态去感染幼儿。例如,在利用电子白板播放有关地震常识的视频时,教师切不可满足于充当“无动于衷”的观众,因为教师的体态直接会感染幼儿。
在使用电子白板教学展示帮助残疾人活动的一些图片时,幼儿只能从图片上看到一些比较简单的直观的图像,但为什么去帮助他们以及如何去帮助他们,幼儿是不会理解的。这时教师应积极主动地表达出对残疾人的同情,使幼儿受到感染和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