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自主招生不该为腐败背书

2013年12月17日09:30    来源:长江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自主招生不该为腐败背书

  人大原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的腐败案例,似乎也将人大自主招生牵连进来。近日,有媒体报道,人大自主招生存在疑似黑幕,据曝曾有11岁富二代上本科,以及人大艺术类自主招生的幕后交易行情高达100万的报料。(12月15日《新金融观察报》)

  即使以上爆料最终经查证属实,也不能归咎为自主招生的原罪。自主招生本身既是对国内高考模式的革新与完善,在大一统的高考录取之外,为高校和学子们提供更多元化的双向选择,也符合国际惯例。

  人大原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的腐败,并不能证明自主招生有错,恰恰与之相反,其深层次原因来自于高考资源的过度垄断尚未被打破,包括招生在内的各种权力,集中在少数高校管理者手上,与此同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监管体系,因此才会有目前曝光的种种猫腻,也让公众对此有更多的灰色想象空间。

  自主招生符合高考制度改革发展的大方向,不该为蔡荣生之类的权力腐败背书。当高校资源目前尚处于准垄断状态,重点高校与非重点高校享有的资源扶持差异悬殊,而高校行政化管理体系,又决定了各种资源的调配自上而下,很容易就会出现一言堂和利益寻租现象。因此蔡荣生可以轻易将招生这一本属于高校选拔人才的途径,异变为中饱一己之私的盘中餐。

  当然,目前的自主招生模式也存在诸多问题,首要即是公开透明度低下。如果能够全程向社会公开,谁还会如此胆大妄为,不怕被发现?可以说,恰恰是自主招生在高校与公众之间有厚厚的帘子,才导致“灯下黑”,公众因无从知晓而不能行使监督权利。因此,自主招生需要设立更多的信息公开环节,比如自主招生从招生、初试、复试到录取,相关考官与考生信息都应公开。同时建立通畅的处理渠道,方便公众发现异常现象后予以举报。

  而高校在自主招生中有一定的补录名额,破格和补录是在校级最低分数线公布之后进行的,没有公开申请程序,只能是凭无从得知的“标准”圈点录取对象。这属于典型的制度后门,要么应予以取消,要么相关补录流程也应彻底公开,不能再遮遮掩掩。对其他的制度漏洞也要加以完善,最大限度避免补录成为幕后交易的特殊通道。(广东 媒体人 毕舸)

(来源:长江日报)

(责编:教育实习生、熊旭)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