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调查
拍的笔记印象不深
研究表明,上课45分钟,学生只能记住75%,如果48小时后再测试则只能记住10%。但是记课堂笔记则恰好弥补了这点不足,听课效率大幅提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名言正好验证了记课堂笔记的重要性。然而,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手写笔记的学生正在大幅度减少,课堂上“咔嚓,咔嚓……”手机拍照的声音此起彼伏。不过,在闪光灯忽亮忽暗的瞬间,知识是否也被保存在大脑里了呢?
属于“拍拍族”的建筑科大的梁亮表示,上课时由于忙于拍照,心思都没有用在老师讲授的内容上。不少同学表达了与他同样的观点,认为频繁地用手机拍照记笔记,影响了听讲效果。
“虽然大部分内容都拍了下来,但整理起来其实非常麻烦,而且不会很快去看,考完试以后就彻底置之不理了。”梁亮的一位舍友指着电脑上的多个文件夹说。
西安石油大学的刘文龙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认为用手机拍照记笔记,影响了听讲,一节课下来都没有什么印象。
来自西安外事学院人文学院的李阳之前一直坚持手写笔记的习惯。但近段时间他发现大部分同学都选择拍笔记,这样看起来很方便,于是他也跟着做了。“好多同学上课的时候只带课本,有的甚至连课本都不带,上课的时候拿手机一拍就好。原本想着课下的时候把笔记什么的都摘录到课本上,但事实是,用手机拍的笔记很少有人在课下再去整理,这样几乎跟没拍一样。”认识到这一点后,李阳决定放弃这种学习习惯。
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大学生书写能力不断下降也成为不争的事实。上个星期参加一门考试,满满四页卷子写下来,让建筑科大信控学院的王昭握笔的手指疼痛不已。“书写能力是需要时间磨练的,现在笔记记得少,有些作业也用电脑完成,感觉自己的字写得越来越慢,越来越难看了,而且有的时候还会忘字。”
观点集纳
老师学生都得动笔
当用手机“记”笔记被大多数同学青睐的同时,还有一群同学依然坚持着手写笔记,在采访中,建筑科大管理学院12级的马同学告诉记者:“我为我的每一门课都准备了厚厚的笔记本,相比起来,我更习惯于手写笔记。我很享受手写笔记的这个过程,它能带给我一种沉甸甸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到底记笔记好,还是拍笔记好呢?这看起来是个人习惯问题,没有优劣之分。但校园记者在经过细致的调查后发现:陕西师范大学某新闻班一共27名学生,而每次考试的前三名都固定在笔记做得扎实的学生中。名列其中的许曼怡就以善做笔记见长,是大家公认的“学霸”。翻开她的笔记本,一行行清秀整齐的字迹映入眼帘,黑色的题目间夹杂着的红色、蓝色的标记,显得格外醒目。“这些东西除了上课记录外,我还会在考试前借来其他同学的笔记,取长补短,查漏补缺,不断完善。”许曼怡谦虚地说。
“虽然我偶尔也当‘拍课’,但我还是喜欢用笔做笔记。”西安石油大学2012级的杨哲告诉记者。
对于学生记笔记,老师们也有自己的看法,上海大学材料学院教基础课的王老师说:“今天的学生确实不容易,首先是要面对诱惑——手机,其次还要受到老师的制约——PPT播放速度。但就我个人来讲,还是更主张学生手写笔记。除了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记笔记还有一个很实用的好处——锻炼写字能力及速度。我觉得啊,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好好思考这个问题。老师是不是也需要多写写板书?学生也是否应该多拿起笔,边想边记?”(记者 窦翊明 摄)
(来源:西安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