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2014年高考作文真题预测(13):“铁笼里的猴子”【2】

2013年11月18日16:32        手机看新闻

“自律”是这样形成的

面对集体受罚,原来的猴子选择攻击尝试摘香蕉的新猴,面对其他猴子的“群起而攻之”,新猴选择乖乖就范,于是,“自律”应运而生。

不得不想起我国古代的“顺民”。相比于帝王,他们的生活境况简直是云泥之别。他们何曾不想过上优越的生活,去摘取美味的香蕉?可是他们不敢,残酷的刑罚让他们退却,家人的生死让他们不得不放下自己想要摘“香蕉”的手,乖乖地成为帝王脚下的顺民,甚至在发现别人有何“妄举”时还要强加阻拦,因为——他们不想被连累,所以,当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被冠以“盗贼”之名,也就不足为怪了。

我们不难发现,与其说“自律”,不如说是“被自律”,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弱民,在强大的高压统治,恐怖政策面前,“自律’似乎成了他们的唯一选择。

个性被压制,人生如蹈矩

新猴进笼后,尚未尝试便被吃过苦头的老猴阻止,以至到后来去阻止新猴,使一群从未实践过得猴子变得循规蹈矩。不能为香蕉而越雷池一步,可悲啊!人类社会也如此,一个个束缚由此形成,人们的个性被压制,不能为理想而去打破常规,人生只能循规蹈矩。

回望历史,烟尘仍未散去。

明清时代,程朱理学盛行,人们的思想被封建礼教所禁锢。当一个个新生代的读书人拿起课本,相声便将一套套的封建礼教灌输给他们,告诉他们何为何不为,以至当时的学界死气沉沉,万马齐喑。人们从此成了遵守礼教的卫道士,只知之乎者也而不去创新突破。人们就这样在古圣先贤的训诫下,丢失了个性,庸庸碌碌过完残生。反观当时的李贽等人,敢于打破先人留下的训诫,提出反对君主专制的解放思想,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范文

高压下,我们丢失了什么?

一百多年前,在几声枪响下,我们国家开始了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这是否意味着,一切都将有一个新的开始?

不,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那缠绕在人们心头的精神枷锁还没有“革”去,它是那样的根深蒂固,那样的牢不可破。

从秦始皇建立统一的秦朝到汉朝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再到宋朝理学思想,最后到明清的文字狱。这些像是一道道的紧箍咒扣在人们的大脑里,世世代代的人们开始相信,“哦,这辈子,我只能被压迫,不能反抗。也许到下辈子投胎到帝王之家,就不会再受压迫了。”

呵,好一剂精神鸦片,好一道精神枷锁。竟禁锢了中华人民的思想达几千年。那区区的几声枪响算得了什么?它究竟起过作用没?

看,统治者们在干什么?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一会儿又戴上了皇冠,拿起了诏书。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我想,是因为他受精神鸦片的影响太深,想要做“上天的儿子”,想要继续传承“天人感应”的神话。

结果,他失败了,没有做成所谓的“天子”。是那几声枪响带来的巨大影响吗?

未必。如果那几声枪响真的有那么大的作用,那么广大的农村,为什么又会是这样的景象?

鲁迅先生的笔为我们讲了几声枪响后饿景象。广大的农民依然诚惶诚恐,对和“官府”、“皇家”有些许联系的人依然是那么的毕恭毕敬。所谓的枪响,究竟给人民带来了什么?是原来的地主心中“我可以换个方式继续剥削你们这些下等人”吗?是掌握军权的人心中的“我要称霸,代替‘天子’管理整个中国”吗?

精神鸦片依然在起作用,那道枷锁并没有随着枪响而消失。

再看新中国内的景象。

前几年,几个奉天而来的“皇帝”大肆的招摇撞骗,还广纳“妃嫔”,更不可思议的是竟有那么一些人上当受骗。为什么?不得不赞叹那道枷锁威力的巨大。

几千年来,广大人民的思想已在封建高压下成为定制,即使有解放,但却依然无法除掉它们。这是不是一种悲哀?

高压下,我们失去了什么?

反抗?

篱笆那边

人生如一座山,生无所息,攀爬中,不免出现那诱人的草莓,可是,在草莓的这边,总有世俗的篱笆,篱笆这边的我们只能眼巴巴地盯着,抑或翻过篱笆。

荀卿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年少轻狂,书生意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年少的狂总被无情地压制,总被那恼人的篱笆所阻挡。

是那部一炮走红的《三重门》么?是那一本潇洒的《杂的文》么?是那本讽刺的《穿着棉袄洗澡》么?韩寒,这个挣脱世俗枷锁的雄鹰,在文学的天空里,背负青天,笑看斥。他的故事早已妇孺皆知:高中考试惟有语文及格。学生在世人看来,只有学习好才有出息。而他偏不,毅然弃学从文。而今,他的前途灿烂辉煌。他是幸运的,因为他面前的篱笆并不结实,父母的支持,自身的努力让他成功地摘到了“草莓”。

可还记得那位年迈的举人?苦读半生,在年迈之际中举,却又因此而疯。范进没有越过心中的篱笆,这个篱笆是用世俗和功名编制而成的。为了功名,他不惜耗其一生;为了功名,他不惜全家受贫;为了功名,他不惜忍辱负重。封建思想,最终让其付出一生。同样,他也得到了心目中的草莓,可是,他的代价太大了,一生的自由,一生的光阴就这样在一个小小的举人中消逝。

逝者如观流水,来者如仰高山。在篱笆面前,我们又该如何取舍心中那颗诱人的草莓?是义无反顾地翻过去,还是在篱笆这边痴痴地凝望?不!在翻越“篱笆”时应审时度势,掂量轻重。倘若“草莓”只是幻影,又何必强求?倘若“草莓”是上帝的礼物,又何必迟疑?

(责编:潘金洁琼(实习生)、熊旭)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