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个四五岁男孩,平时总爱反着穿袜子,父亲有时帮他把袜子好好地穿上,他还要自己脱下来,再翻个面穿上去。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没想到他竟理直气壮地说:“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构思点拨】1.儿子角度(关键词:自知、适合自己、坚持自己的做法、亲身体验)
与儿子角度相关的关键语句是“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这应该是本次作文立意的关键句。审题的核心要素是如何看待自我行为,“自己”一词为立意的关键点。当然,对于表现出不健康思想的文章,即使紧扣“自己”这一角度,教师也要从严扣分。从另一个角度看,材料还有一个如何看待他人与外物的角度,这就给学生留下了辩证思维的空间。
解读此关键语句,可有以下立意:
(1)为自己而活(不必活在别人的眼光下);(2)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3)勇于打破常规,选择适合自己的;(4)只要适合自己,就应该被尊重;(5)坚持符合自己发展的做法;(6)人生如人穿袜子,苦乐自知;(7)别人只是观众;(8)快乐的感受因人而异;(9)实践出真知,行不行要靠亲身体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10)人要根据需要去控制物,而不能成为物的奴隶。(物的价值在为人所用,而非为了好看。)
2.父亲角度(关键词:别人的感受、合乎习惯常规、站在孩子的角度)
与父亲角度相关的关键语句是“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父亲想引导孩子照常规穿袜,孩子却不听从,父亲生气也是人之常情。但父亲也不能不尊重孩子感受,不能一味要求孩子按惯例做事。毕竟,孩子的做法是建立在真实感受上的,看似违反常规,却不违反常理,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作为父亲有必要予以尊重,这对培养孩子的个性很重要。孩子的童真不应该被扼杀,只要孩子的举动不违背常理,只要适合其成长轨迹都应该被理解、尊重、甚至引导、鼓励。因此,面对孩子的另类表现,家长怎样处理就是一门成长教育的高深学问。
解读此关键语句,可有以下立意:
(1)教育孩子时要尊重孩子的真实感受,因势利导;(2)人要努力适应、遵守社会规范(我们的行为举止要合乎习惯,顺乎常规。)(3)要多考虑他人感受。
3.综合角度
人既要保有本真,尊重自我;又要努力适应社会规范。
写作要求中明确规定,可以从材料中自选角度立意,因而可从男孩的角度切入立意,也可从父亲的角度切入立意,也可综合男孩及父亲的观点立意。对人物观点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言之有理即可。
7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是等待;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梦想注定是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就算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构思点拨】立意:扣住人生奋斗写“勤奋努力、坚守自我、自信、主动出击、耐得住寂寞、为了梦想不惧受伤、执着、坚忍”等都可以。
7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两个孩子得到一个橙子,他们争来争去,最终达成协议,一个孩子负责切橙子,另一个先选择切好的橙子。他们按照商定好的办法各自取得一半橙子,高高兴兴地拿回家去了。一个孩子回家后,把半个橙子的皮剥掉了,把果肉榨成果汁喝,另一个孩子回到家,把果肉挖出来扔了,把皮留下来磨碎,将其混在面粉里烤蛋糕吃。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构思点拨】新材料作文,内容是两个孩子为一个橙子争来争去,经过协商达成平分的协议,结果却没有得到最理想的结局,没有达到最好的效果。这样一个故事,其中心含义是:充分有效的沟通,是使事物价值得到最大利用的前提;而缺乏有效的沟通,结果造成了事物价值的一半浪费。两个人不能说没有协商,也进行了一定的相互合作,但都没有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两个人也都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但却都没有告诉对方,缺乏充分的沟通交流,结果没有完全得到自己可能得到的东西。
材料的中心立意就是:在合作中要充分有效地沟通交流。谈沟通交流的,就是最佳立意,在立意上就可以归入一类卷。例如:“充分的沟通是合作的前提”“在沟通的基础上各取所需”“事前充分沟通,才能实现更好的合作”“沟通、交流、双赢”“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就必须进行有效的沟通”“向对方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等等。
或者从反面角度立意:“看似公平的分配不一定能实现人或物的最大价值(最大利益)”“不能盲目追求形式上的公平”“不能只求公平,不求实效”“民主协商不一定都能达到最好的效果”“缺乏充分的沟通,常常不能使问题得到最完满的解决”‘盲目的相争常常会使人看不到问题的实质”等等。以上立意都可以算作一类卷的立意。
二类卷的立意:只谈合作,不谈沟通。虽然高考评分标准的一二类卷立意都是符合题意,但既然分为一二类卷,说明二者还是有一些距离的。谈“合作”也算是符合材料含义,但与材料的最佳角度还是有些距离,所以归入二类卷。例如:“合作则利,相争则弊”“合作共赢”“精诚合作”等等;或者只谈目标的重要性,这也归入二类卷,如:“目标比方法更重要”“目标不明确,即使方法得当也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实际上,二人的目标是都明确的,就是没让对方知道,缺乏沟通)”
三类卷的立意:明显地偏离了题目材料的含义,如一味赞美民主协商,或者说公平就好,凡事双方高兴就好;或者说“和谐比什么都重要”,这些话都不错,但与题目材料脱离太远,归入三类卷。还有的文章谈选择,或者谈价值,谈物尽其用,这也离题太远,归入三类卷。
四类卷的立意:与题目毫无关系,比如“乱扔果皮果肉,破坏环境卫生,立意为保护环境,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风马牛不相及,归入四类卷。
作文评卷,分项分等打分。内容项,表达项,特征项各占二十分。然后每项的二十分又分为四个等级。五分一个等级。
一篇作文,先看立意,看立意是否准确;结合着内容是否丰富,材料运用是否得当,能否表现中心,确定内容项归入一二三四类中。二看表达。语言只要通顺,结构只要完整,就要从二类卷入手,偶然有个病句,也不要紧,也可归入二类卷。如果有几个优美句子,或者很流畅,就要进入一类卷。如果有三到五个病句,或者连续出现不同的错别字五个以上,表达上就要归入三类卷。如果结构上有重大缺陷,或者字体潦草看不懂,或者病句多得难以卒读,可以归入四类卷。三看特征。立意深刻,或内容丰富,或语言有文彩,或在某一方面有创意,有与众不同之处,就可以给特征分。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有一方面即可。特征分一般在内容和表达项的基础上进行浮动,高低一类或同类打分,但不能跨类。要敢干打特征分。
74.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位朋友的座右铭是“群居守口,独居守心”。他解释说,群居守口,就是不言是非,不传绯闻,不言人恶,见贤思齐。独居守心,就是禁嫉妒之心、轻狂之心,养宽容之心、自省之心。心是根,言是叶,根深才能叶茂。
你是否赞成这位朋友的见解和说法?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2)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关。(3)不少于700字。(4)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构思点拨】本题的写作范围相当宽泛。按赞成或不赞成“群居守口,独居守心”的说法,可从以下方面立意:赞成的立意:(1)认同“群居守口”的观点,论述为何要做到及如何做到“不言是非,不传绯闻,不言人恶,见贤思齐”;(2)认同“独居守心”的观点,论述为何要做到及如何做到“禁嫉妒之心、轻狂之心,养宽容之心、自省之心”;(3)认同“群居守口,独居守心”的座右铭,论述为何要做到及如何做到“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不完全赞成的立意:“群居守口,独居守心”虽体现了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传统道德,但面对当今的现实世界,我们对此还应加以扬弃,除了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一切,还应有嫉恶如仇的精神,敢于、善于同各种丑恶现象和不良风气作不妥协的斗争。其他立意:只要符合文章内容“与给定的材料相关”的要求,所持观点明确,并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都可视为符合题意。
7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面深不见底,则敢于走过去的人甚少;但若横木置之于地,则常人皆能步其上而过。
小李第一次演讲,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准备,但一走上台,看到下面黑压压的全是人,便浑身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
请根据对以上两则材料的感悟,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构思点拨】这两则材料表面上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运用求同法仔细一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它们的结果都是一样——材料中的人物均未能把某件事做成功,究其原因都是胆小,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由这个共同点,我们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②要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7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的文学演讲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的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的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请在材料的含意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构思点拨】(1)肯定母亲的行为
从母亲对我的训斥的角度:
“施舍首先是一种尊重”
从母亲“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的行为的角度:身教重于言教;人性的大爱就在点滴细节;善心不是表演而是发自真诚;
(2)批评“我”的行为
心理:“打发”
语言:“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
爱心不是简单的打发或施舍;行善更该尽善;行善不该盛气凌人
(3)对比“我”与母亲的行为
真诚助人与敷衍;“施舍”(含贬义)与“舍施”(即不顾虑自身而关怀对方);尊重与蔑视。
(4)从材料作延伸
富贵中的行善值得肯定,困境中能行善更应敬仰;高调行善与低调行善;因为有人格的尊敬,悲悯才弥足珍贵等。
7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人们处于遥远的地方,看不见一棵在地平线上努力生长的小草。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构思点拨】小草要想使人们看见它,就要让自己长得足够翠绿、茂密、高大、魁梧;人们要想看到小草,不能只遥远观望,要亲近、走近小草,给小草的努力以鼓励,以肯定;小草无需赢得人们的眼光,它只要努力地生长,活出自我就够了;人们与小草因为距离的遥远而彼此陌生,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由此产生;等等。
7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一老板在台湾某小镇停下车来买水果。卖水果的小伙穿着汗衫,光着脚。老板问他:“干嘛不穿鞋?”小伙说:“田就在旁边,跑来跑去,何必穿鞋?”
小伙把莲雾放在篮子里和箱子里卖,老板问:“篮子和箱子里的莲雾有什么不同?”小伙说:“都一样。放在篮子里,让客人可以看到每一颗莲雾都是好的。有些店家会通通放进箱子,上面是好的,下面都烂了。”
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必须写成议论文。(2)不少于700字。(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构思点拨】“何必穿鞋?”提醒世人为人最好素面朝天,不要伪装,做真实的自我,如此生活更自由,内心更坦然。“何必放进箱子里?”提醒世人做事要光明正大,不做坑蒙拐骗之丑事。此材料适合写议论文,简要分析材料,突出卖水果的小伙的人性亮点,从而引出论点,再结合现实展开讨论,重点是探讨这种品行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尤其对当下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精神和品质予以明确,要体现思辨性,具有现实感,行文有条理。
7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记得第一次把失败与成功的悲喜品尝/酸甜苦辣咸就像是人生的五味瓶一样/现实也许让人迷惘/选择也许让人彷徨/无论夜晚多么黑暗/无论大海多么苍茫/为了梦中的远方/我得扬帆启航/启航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以“启航”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构思点拨】这是一道材料加命题式的作文题。“启航”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面是指(飞机、轮船等)第一次航行,考生在行文构思中应喻指人生。
人生旅途中每一次跨越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站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前进,勇往直前,就是启航。启航就是站在一个起点上,开始新的征程。因此,启航的比喻义,可以理解为出发,理解为人生某一阶段的起步。
启航,还可以理解为开辟新的航线,建构新的思路,创造新的业绩,铺展新的宏图。
该文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写作范围很广,可以写自己,可以写家庭,可以写班级和学校,还可以写社会,写国家,写民族,等等。
在构思上,可以采用“添加式”构思方式,如带着理想启航,带着亲人的重托启航等。
写作此文,要注重融入自己的情感和生活体验。鉴于“启航”一词带有很强的象征意义,考生在写作时务必要将启航具体化,要通过对启航的阐释与体悟体现出向上的人生信念,彰显出高尚的精神品质,折射出新时代下新的价值取向(如“中国梦”、“美丽中国”、“光盘行动”)等等。记叙文可以从一个小且巧的角度切入,对“启航”具体化、故事化,通过生动细腻感人的情节,得当的叙议,在叙写自己或他人的人生经历或过程中,引发自己对人生的体验与思考,从生活小事中提取启航的内涵,如能小中见大反映出时代主旋律,则为上乘之作。议论文写作要紧扣启航的内涵,对启航作个性化的解读,就启航提出有意义的独到的见解。展开时,可阐释启航有哪些内容或层次,论述启航对人生的必要性,懂得应该怎样做好人生的启航。切忌泛泛而谈,空洞议论。
80.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华人首富李嘉诚的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大学毕业后,想在父亲的公司干一番事业。李嘉诚却说“我的公司不需要你们!你们自己去打江山。”兄弟俩去了加拿大,李泽钜开设了地产开发公司,李泽楷成了一家投资银行的合伙人。李嘉诚常打电话询问兄弟俩有什么困难。兄弟俩总是说:“谢谢爸爸的关心。困难是有的,我们可以自己解决。”兄弟俩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后来成了加拿大商界出类拔萃的人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构思点拨】从李嘉诚角度可以论:如何教育孩子问题;留给孩子什么样的财富问题等。
从孩子角度可以论:学会自立;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对待财富;啃老现象;成才需要磨练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