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不只是妈妈做的事,爸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可以和孩子共读,带来他们不同的思考模式。”第三届丰子恺儿童图书奖评审、美国南依利诺大学幼儿教育博士李坤珊近日受邀在南京太平巷幼儿园开公益讲座,向家长们传授“亲子共读”的小秘诀。
“亲子共读”不应只是妈妈
“我的第一个孩子从1个月时期就和我们共读,她现在已经17岁了,我很庆幸到现在为止,阅读仍然是她最喜欢的事。”幻灯片上,趴在地板上的小婴儿用小手摸着书;刚学会坐的她像模像样的捧起了书;1岁左右坐在爸爸的腿上边听边看;6、7岁时念书给弟弟听……“这是她正在模仿我读书的样子,弟弟坐在她对面。”爸爸读书时常把她抱在身上,老师读书时总是神采飞扬的,“你会发现,她有时模仿我,有时是爸爸,有时是老师。”
李坤珊认为,不同的成人和孩子共读,带给她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思考模式也不一样。一个学习科学的爸爸,读书时通常会问宝宝,“为什么?”“怎么会这样?”“宝宝来想一想?”把思考带给宝贝。妈妈们通常会说:“哦,是这样吧,宝贝。”和宝宝形成情感互动。
“所以和宝宝共读不应该只是妈妈做的事,爸爸、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都应该跟孩子一起读书。”
“共读”时你一定要在里面
每天下午2点半,是李坤珊和孩子们的阅读时间,“大声朗读,或是轻声读给孩子们听,这是我的课堂上重要部分。”
“共读”要怎么读呢?很多家长或许首选百科全书,因为能给孩子提供知识,“如果家长们认为,读书只是教孩子们识字,或是学习知识,你就太小看孩子了。”李坤珊展示了日本插画家三浦太郎的图书《亲一亲》,一只小猴子,一只猴妈妈,再翻一页,“亲一亲”,猴妈妈和宝宝温馨地靠在一起,可爱的动物们亲在一起,最后是宝宝、妈妈,“亲一亲”,家长们合拍地喊道。“看似一本浅显的书,带给孩子什么?是体验。”让孩子感受到亲一亲的亲密的体验,还有自信。“每当家长念到宝宝,妈妈,然后呢?大部分宝宝就会大声说‘亲一亲’。”一次两次后,宝贝们的自信心大增,“原来我能读懂书。读书真好玩。”
我们试着想象另一个场景,“宝宝,看,这是‘猴子’,看到猴子怎么写了吧,记住了吗?这是猴子。”下一次,再翻开这本书时,妈妈又问,猴子在哪里?这页上有几个猴子呢?没有回应,“你怎么记不住呢,刚讲过呀。”几次后,再好看的书,宝宝也会逃之夭夭。
再切换到一个熟悉的画面,忙碌一天的妈妈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给宝宝读书,“宝宝、妈妈、亲一亲。”语调生硬、疲惫。“这样读书,宝宝怎么会感兴趣呢?”李坤珊认为,亲子共读是一个整体包装,妈妈爸爸也在包装里面,“你的情绪、状态都在里面,阅读前可以适当调整状态。”
“共读”还包括“共玩”
阅读的意义不止停留在读,还包括“共玩”。
在给孩子们读《我是大象》这本书时,李坤珊采用“从书中到大自然,再回来”的方式。《我是大象》这本书里,一只可爱的大象,它不愿意上报纸和电视,为什么呢?“图书编排设计很巧妙,一张图片,一只猫咪趴在电视机上,电视屏幕里是一只大象,‘我比猫咪还小,这怎么可能?’”让孩子们认识相对大小的概念。一只大象到底有多重呢?和一辆大卡车比谁重?为了让孩子们弄清称重原理,搞明白“杠杆原理。”
李坤珊为他们准备了木板、圆筒,若干盒子。图片中,孩子们正在做称重的实验,“小圆筒作为木板的支点,木板放在正中间时,木板一头放着比较重的盒子,这时一个孩子能压平木板;把小圆筒朝孩子们的方向滚几步,就需要两个孩子压得动木板了。”实验中,孩子们很快理解了难懂的杠杆原理。
“亲子共读时,和孩子一起玩,你们会有更愉快的体验。”记者 蔡蕴琦
(来源: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