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去南极的路上,王雷拖着100多斤比人还大的大雪橇,在枯燥无边的旷野上行进。
过于坚持并不是真正的自信
[在强大的自然面前,自信和侥幸是同义词。不惜一切代价的登顶,不仅是对自己,也是对别人生命的不负责,接受“失败”是唯一正确的决定。]
在登山过程中,王雷接触和认识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爱好者。其中,令她终生难忘的是来自德国的Stefen。那是2007年6月,连续两年攀登阿空加瓜峰没有成功后,王雷决定“换换风水”,去麦金利山试一试。麦金利山海拔6194米,坐落在阿拉斯加州,是北美的最高峰,也是公认的七大峰中最难攀登的山峰之一。
Stefen在登山途中出现了感冒,发烧、呕吐和腹泻,看起来情况有些严重。“向导劝Stefen下山,但他坚持不退,说休息一下就好了,我们只好在每个营地增加休整时间”。就这样,Stefen仍坚持着跟着队伍,一路走走停停,还常常需要别人帮忙背行李。在最后要登顶的关键时刻,Stefen又昏倒了,并开始出现大脑水肿的症状。Stefen最终被雪山救援队抬下了山。王雷说,自己当时就很担心Stefen这样过于坚持很容易出事。
一年半后,王雷从朋友那里得知,Stefen终于还是出事了。“他独自一人去登位于阿根廷境内的阿空加瓜。阿空加瓜海拔6960米,是南美洲最高峰。而且,他选择了一条技术型线路,中途体力不支,决定下撤,失足滑坠,不幸遇难,留下了妻子和年幼的孩子”。
什么时候应该坚持?什么时候选择放弃?王雷开始一点点理解了。登山是一项充满智慧的运动,需要体力,更需要理智;需要坚持,更需要学会放弃。“我后来给自己定了3条原则,在这3种情况下,我会选择放弃:一是受伤,二是自然条件太差,三是向导说我应该下撤。其他的情况下,我都会坚持”。
2005年9月2日,王雷成功登顶欧洲最高峰、海拔5642米的厄尔布鲁士山。一位素不相识的山友随后发了一封电子邮件,邀请她参加他们的阿空加瓜之旅。“那时的我,还只会看山的高度,不知道这座山的挑战是超乎想象的,自己至少还需要1-2年的扎实训练才有登顶的实力”,王雷应邀前往阿空加瓜。
在没有专业向导的指导下,王雷和另外两位山友从营地出发后,分头行动,开始登山。山里的气候异常多变,一场突然的降雪很快将整座山笼罩在了风雪中。“我看不出哪里是路、哪里是一号营地的方向,尽管随身带着紧急避难帐篷,但是在这样高的海拔独自过夜,一旦出现高原反应或是碰到雪崩,是非常危险的”。王雷判断,如果自己贸然前行,很有可能会完全迷失方向,别人也很难找到她。“我相信,在经验不足以应付可能会遇到的挑战时,还是保守为妙。而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正确的”。一天后,一号营地的所有登山者都撤了下来。当年的登山季也宣告结束。
2007年1月,王雷再次挑战阿空加瓜山。而这一次,又因为恶劣的天气,不得不在成功在望时选择下撤。“尽管没有成功登顶,我依然认为这次的登山之旅是成功的。因为我欣喜地发现,自己已不是一年前的那个我了,虽然起点低、起步晚,但能力在不断提高。而且在这样复杂、恶劣的环境下生存,我并不觉得痛苦,还很享受学到的每一点经验”。王雷也懂得了在登山中个人能力是基础,但决定成败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因素。
登山让王雷重新开始认识自我和人生,“我开始认识到,很多事情不是失败,只是暂时的挫折。这些挫折让我调整自己,让我重振旗鼓。不惜一切代价的登顶,不仅是对自己,也是对别人的生命不负责任,接受‘失败’是唯一的正确决定”。
王雷说,每当向前迈进一步时,她都要问自己两个问题,你还有能力迈下一步吗?你还应当迈下一步吗?坚持是因为自己的愿望,理智则是对自己对别人的负责,“有些攀登者被登顶的欲望烧昏了头脑,明知再迈一步是迈向死亡,也不愿放弃”。
多次失败的经历,让王雷懂得了登山不是“有志者,事竟成”那么简单的事情,“在强大的自然面前,自信和侥幸是同义词。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真正懂得其挑战和风险。因此,每次登山,我不再关心离山顶还有多远,只在乎走好每一步”。
而今,登顶也不再是王雷的终极目标,“我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去尝试,至于能否最终登顶,要依赖综合因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