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唐浩明谈曾国藩:言传身教与勤俭孝友避"富二代""官二代"悲剧

2013年10月19日11:17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唐浩明谈曾国藩:言传身教与勤俭孝友避"富二代""官二代"悲剧

  新华网长沙10月19日电(记者 明星)“现在有些家长逼着孩子学习,自己却天天坐在麻将室;教导孩子要诚实,自己在工作中却弄虚作假;希望孩子敬业,自己做事却马马虎虎,这样缺乏榜样力量的家庭教育极有可能成为失败的教育。”

  湖南省作协主席唐浩明日前作客“湖湘大学堂名家讲坛”时说,“曾国藩虽然不是圣贤,但他一生都努力向圣贤靠近。他对家人的要求,自己都首先做到,这种言传身教的力量是他家教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曾国藩作为晚清重臣,其子侄后人是不折不扣的“富二代”和“官二代”,但绝大多数都有出息。长子曾纪泽是著名的爱国外交家,与沙俄谈判夺回伊犁,小儿子曾纪鸿是数学家。有人曾做过统计:曾氏家族从曾国藩的父亲以下到科举制度废除70余年间,共出秀才、举人、进士、翰林20多个。新式教育制度之后,其子孙都大学毕业,留学外国。曾费十年之功编辑《曾国藩全集》的唐浩明先生认为,曾氏家族之所以能创造这样的奇迹,源于世世代代尊奉曾氏家风。

  “古人很重视家风,而当今的人比较容易忽视。”唐浩明表示,曾国藩家书中出现得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勤”与“俭”,他还在家里定下家规:“吾家子侄,人人须以勤俭二字自勉。”因此,勤俭作为曾氏家族的传统家风传承下来。

  “孝友、勤俭、读书、睦邻”,唐浩明总结曾国藩培植的家风主要包括这4个方面的内容。而唐浩明认为当今最值得提倡的,当属曾国藩教育世家子弟要有寒士风。对于“富二代”和“官二代”所进行的教育之所以难,根子就在于沾染了富贵气息,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由贫贱转为富贵的曾国藩,深恐家族的富贵将会贻害他的子孙,因此反复强调子侄们要惜福、简朴,进而又提出寒士家风的要求。

  “断不蓄积银钱为儿子衣食之需。盖儿子若贤则不靠宦囊,亦能自觅衣饭;儿子若不肖,则多积一钱,渠将多造一孽,后来淫逸作恶,必且大玷家声。故立定此志,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留银钱与后人。”道光二十九年,在京师做礼部侍郎的曾国藩在写给弟弟的信中提出了这一要求。

  “吾细思天下官宦之家,多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唐浩明认为,曾国藩家书中的话语可见,身为大官的他十分推崇孝友好家风。在他心中,无形良好的家风远胜过有形的权势财富;辛苦挣来的家业要胜过从商场中得来的富贵。若由于教育不当,其子孙骄奢淫逸,放荡不羁,最终走向堕落,家势因而衰败。

  “湖湘大学堂名家讲坛”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南省妇女联合会共同主办。讲坛采用1人主讲、多人演讲、台上台下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开展,自2011年开讲以来,已举办了25场演讲,深受社会各界欢迎。

(来源:新华网)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