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程广京,1986年生,“焦裕禄精神的发祥地”河南兰考人,自小深受焦裕禄的影响,作为家族第一个“跃入龙门”的大学生,曾在上海某大学任职的他却立志走“焦书记的路”,2008年,他毅然辞职返乡“跃回农门”担任村官,从最初的不被村民看好,到2011年全票当选村支部书记,再到2013年成为中国最美村官候选人。他的村官之路究竟如何实现逆转?
家族第一个大学生跳回“农门”
在上海某大学任职几个月后,程广京选择了辞职返乡出任“村官”——逆流穿过拎着大包小包拥入城市寻梦的人群,踏上了返乡的列车。
列车疾驰北去,留下的是大城市的繁华和大学老师的体面身份,还有那相恋3年就此分手的感情。
“大城市咋不比小乡村好?我种了一辈子地,也没见地里长出个金蛋。”对于儿子的选择,父亲程营想不通,甚至有些恼怒。
在老家土山村,程姓是大姓,“跳出农门”一直是村里人的荣光与梦想,当兵转业进机关单位的,考大学跃入“龙门”的,甚至容貌姣好嫁入城市的……每个走出村庄、脱离土地的人,背后都盯满了村里人艳羡的目光。
和程广京同龄的年轻人,大多初中便辍学打工,上高中考上大学的凤毛麟角,村子里“几年难出一个大学生”。
2005年,程广京考上江西渝州科技学院,虽只是一所大专院校,但也是程姓家族出的第一个大学生。那年,程营在家里摆了几桌酒席,宴请亲朋好友。
“上了学,那以后就吃公家饭了?”亲友们问道,“嗯,应该是的。”程营端着酒杯,故意淡然地回答道。
“公家饭”,是计划经济时期特有的名词,在村里人看来,那是体面、有保障生活的象征,虽然现在早已是“自主择业”,但似乎只有这样的旧词才能表达内心的夸奖和艳羡。
毕业后,程广京吃上了“公家饭”——任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新职学院。也有了身材高挑、皮肤白皙的南方城市女友。
繁华都市上海、大学老师,这样的结果让程营为之骄傲,逢人便夸,“这几年总算没有白花钱,不用像我们一样在土里刨食。”
2008年10月,当程广京考上村官,拉着行李出现在家门口时,程营的骄傲变成了愤怒,“别人当了一辈子的村干部都改变不了,你一个学生娃能改变?回上海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