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家务失去兴趣
●徐女士,女儿舟舟5岁3个月
“为什么我要做这么多事?”我要求舟舟做家务时,舟舟常会抱怨,或者干脆装着没听见。现在,舟舟常把玩具、书以及其他东西丢得到处都是,玩完了自己就跑了。有时候,我们要求他把玩具都送回家,她要么说妈妈收,要么草草扔几个玩具到框里就算完事了,大人威逼利诱都不管用。
我给她买的书里就有一本,是说小朋友收拾完玩具后才能吃巧克力布丁的故事,女儿让我给她讲了好多遍,复述的时候她能讲得头头是道,但真让她收拾玩具时,她要么抱怨,要么就找各种理由拖着不干。
点评:从小开始训练和学习做这些家务事的孩子,基本上不会抱怨做家务不公平。其实,家务对孩子来说不是繁重的劳动,而是另一种游戏,另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孩子到一定年龄最喜欢说的话就是“宝宝来”,但往往因为家长的不适当引导,到他长大之后反而失去了做家务的兴趣和主动性。首先,要让孩子明白,做家务事不是“帮妈妈做”、也不是“帮爸爸做”,而是他作为家庭的一分子应该帮忙做的。
【支招】 四步引导孩子爱上家务
对失去了做家务兴趣的孩子来说,要让他们心甘情愿地爱上家务,不妨按四步走:
第一步:和孩子一起列出家中所有要做的家务,并一起讨论这些家务需要多长时间做一次,做一次要花费多久,难度有多大等。这能让孩子理解保持家的干净整洁是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
第二步:和孩子一起讨论哪项家务应该由谁完成,怎样完成效率更高。经过了上一步骤,孩子已知道有这么多家务要做,这时父母再让他认领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他就不会强烈反对。这时,家长让他明白做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负担的责任。有些家务活可以全家一起做,比如,全家一起洗一次车。
第三步:针对常规性的家务劳动,列出表格,标明时间表和责任人,讨论奖惩的方式。奖惩要一视同仁。
第四步:定期和孩子讨论做家务心得,妈妈一定要明确、夸张地表达对孩子的赞美。
(来源:新京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