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声音
推动教育发展走上不断提升质量的良性轨道
袁贵仁(教育部部长):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提高教育质量,但提高质量是一个过程,我们必须花大力气、下真功夫认认真真地抓、坚持不懈地抓。现在迫切需要我们努力把提高质量的理念变为完善的制度、政策,把提高质量的说法变为科学的方法、做法。
五、强教为何必先强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决定教育质量的最重要因素。有了好的教师,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
我国目前有1460多万名教师,承担着世界上最大规模教育的重任,为培养各类人才、提高全民族素质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应看到,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区域、城乡、学校间教师资源配置不平衡。特别是近年来极少数教师师德败坏,严重损害了教师的社会形象。推动教育质量提高,迫切需要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2012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教育队伍建设的意见》,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对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出具体部署。
从政府来讲,应创造有利于教师工作和发展的环境及条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建立教师学习培训制度,完善培养培训体系,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这几年,国家针对农村教师队伍状况,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为农村补充了大批优秀教师。实施了以农村教师为重点的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大力促进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今后,还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师培训的支持力度,继续深入实施“特岗计划”,建立农村教师补充新机制。
同时,应切实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这是教育队伍吸引人、留得住人的关键。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保障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健全符合教师职业特点、体现岗位绩效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落实和完善教师社会保障政策。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实行工资倾斜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对社会来讲,应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俗话说,“众星捧月月更明”。尊师重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一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首先要看教师的社会地位。在世界各国,教师通常都是受人尊重的职业,我国更是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应大力宣传教书育人楷模的先进事迹,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
政策传真
《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相关内容
1.实行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推行教师培训学分制度。采取顶岗置换研修、校本研修、远程培训等多种模式,大力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
2.完善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探索实行学校、学生、教师和社会等多方参与的评价办法,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3.健全新进教师公开招聘制度,探索符合不同学段、专业和岗位特点的教师招聘办法。继续实施并逐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探索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小学、教学点任教的新机制。
从教师自身来讲,应自觉加强专业学习和师德修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教师必备的基本价值追求。教师要把教书放在第一位,打牢深厚的知识功底,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同时加强师德修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教育是国计,更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只有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造就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才能用人力资源强国的教育梦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