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装备账单厚 家长乐意掏腰包【2】--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开学装备账单厚 家长乐意掏腰包【2】

2013年08月23日09:17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开学装备账单厚 家长乐意掏腰包

  家长应引导孩子学会理财

  日前,“宁波理工学院在录取通知书中对家长提出每月600元消费额建议价”引起了网民的热烈讨论,许多学生高呼“600元难以生活”,对于刚刚升入大学或高中的学生,家长往往会多给孩子一些生活费,尤其是在外地住校读书,以备不时之需。手头资金宽绰了,学生该如何做好理财?家长可以通过怎样的渠道引导孩子?笔者咨询了交通银行江门分行个人金融业务部总经理余先生。

  “日常家长提供给学生的生活费基本满足学生的生活,学生手中余钱不多,不过学生可以选择每日理财的产品,在每天的上午9:00—下午7:00,将每日不用的钱存进银行中,它是按实际天数计算的,年利率是2.35%,而活期存款的年利率仅为0.45%。”

  如果部分家长担心孩子不懂得规划,将生活费随意花在各种娱乐上,余先生建议,只要学生年满16周岁,家长可以利用自己的信用卡开一张附属卡,通过银行短信提醒,即可获悉学生的消费动向,实现监控并及时进行引导。潘伟珊

  ■“老学子”忆当年

  带铁水桶北上求学

  成广东学生“标配”

  对比上世纪60、70、80年代的学生入学消费,当下90后的万元花费可谓天文数字。短短数十年,从免学费到5000元、6000元甚至几万元的学费,生活费从100元用3个月到每月600元的指导价还高呼不足,从若干个数字中,不难窥见人们生活的内容和形式的变迁。

  说起上世纪60年代上学的情形,祖籍开平的司徒伯伯一直强调:“我们那时候的生活比现在简单得多了。”他详细道出他当年上大学的情景:“当时我读的是南昌一所大学,那时不用交学费,花费主要集中在吃饭和买日用品、买书上。高中的时候我开始住校,所以到了上大学就拎上以前用的脸盆和换洗的衣服,一个人就搭火车过去了,那时候买了一只水桶,是用灰色的铁打成的,广东学生都会带上,成了当时的一种标志。”司徒伯伯回忆道,当时100元可供他生活3个月,“每个月10元的伙食费,10元用作零花钱,买点零食,或者有时候去看看戏,买买书,一个学期班上会组织一两次同学聚会,那时候每人凑1元已经可以吃得很好了。除了这些开销,每个月还要积攒一点点,凑着学期结束后可以买火车票回家。”

  司徒伯伯认为,那时候生活很简单,“不像现在的孩子有各种数码产品,我刚去读书时还没有收音机,等到1965年才开始出现,那时候要买一台还要到公安局备案呢”。虽然没有爆炸性的信息,但是当时的生活内容也很丰富。“学校有合唱队、乐队、科研小组等各种活动,我们都是自己主动参加的。那时候学习也抓得紧,我敢说,当时大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是现在已出来工作三年的大学生的三倍。”

  上世纪60年代100元可以供3个月生活,到了上世纪70年代100元是高中一学期的学杂费。李阿姨是湖南人,现常住江门,回忆起上世纪70年代的读书生涯,她笑道:“那时我们家已经算是比较富裕的,住在城市,高中学校就离家不远,花费主要是在文具这些小玩意儿上,那时候的学费是10元,但平常要交各种费用,一个学期算下来总共要交100元。我记得当时买了一台录音机,还买了不少磁带听,当时这些东西还很稀罕。”李阿姨的儿子在上世纪90年代读高中,“那时候给他买的是学习机,2000年他读大学时,我们给他买了手机、电脑,送他去武汉读书后还给了他1万元做生活费。”李阿姨调侃道:“100元到1万元,差距是两个零!”

  而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求学经历,赵先生为现在的孩子倍感幸福,他当年考上石家庄的一所大专。“当时能到外地读书的已经是极少数,我搭过路的货车到广州,再买张火车票,自己就到学校报到了,没有送行的人,也没有多少行李。当时坐的是硬座,时间特别长,特别不舒服,哪像现在,出门读书坐飞机坐高铁的。去到学校什么都很简陋,一张上下铺床位,什么都没有了,洗澡还是集体澡堂,冬天用热水还要买票的,虽然只是几分钱一张,但也买不起多少。”潘伟珊

(来源:南方日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