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纸。(资料图片)
“六一”快乐
孩子,没有网络、没有PAD,
耙耙麻麻的童年也是很完整的哦
文/记者王纳
“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当这首打满时代烙印的童谣响起来时,你是否又梦回童年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里,那时的孩子,没有iPad,也没有IPhone,没有电脑,也没有网络游戏,没有御姐,也没有萝莉,当然,爸爸妈妈不用每个学期都带孩子去检查视力。时代不同了,谁也不能断言新生代的游戏方式比不上老一辈,但回溯从前,在网络时代到来之前,孩子们满大街地乱跑,骑马打仗、捉迷藏、跳皮筋,而网络时代之后,一些孩子往往是躲在家里上网和陌生的朋友一起玩游戏……
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让已成为两个孩子的爹的本报记者为读者盘点一下我们当年的老游戏吧,翻开尘封的记忆,虽然它们如今大多已难觅踪迹,但是童年的回忆却留在了我们的心底,有种美丽叫回忆。也让小朋友来看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当年玩的是啥游戏,那不是寂寞,是淳朴,是快乐。
我玩
NO·1:骑马打仗
简介:这是当年男孩子中最流行的游戏了,当然也有可能是流行了最久的儿童游戏。因为唐朝李白就在《长干行》中提到了类似的游戏,“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说的是小孩子拿竹竿当马骑,在房间里跑来跑去。长大一些的孩子就不再骑竹马了,变成互相当马,背在背上。
小时候所玩的游戏当中,恐怕没有什么能比“骑马打仗”更惊心动魄,更能显示出“男子汉英雄气概”的了。很多情况下,身强力壮者充当“战马”,身体瘦弱者为“骑兵”。
骑马打仗很讲战术,一般开始对冲的时候都是两三对一起冲到对方最厉害的一对面前,合力把对方拉下来。但现实中大部分情况是比较厉害的人和对方正面拉锯,不厉害的就想办法迂回到对方后面去偷袭。
那时候,这个游戏最能发泄男孩子们对冲锋陷阵的向往了,他们往往一边冲一边喊,“我是常山赵子龙”,“燕人张翼德在此”。而现在的男孩子往往是在一些网络游戏上寻找这种英雄的感觉了。
玩法及规则:游戏前,把参加者平均分成两个队,同队的人又每两人结成一对儿,组成一套“人马”。只要把人从马上拉下来或使对方连人带马一起摔倒,对方这一对就得下场,直至对方一对都不剩为胜。骑马者只能用手与对方搏斗,而“马”严禁用手,只能用脚参加搏斗,但可以用身体去撞对方的“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