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玩
男生女生“通吃型”——
NO·1:翻手绳
简介:又叫“解股”、“翻绳”、“线翻花”、“编花绳”。这也是一个经典的游戏,在河南还有个很形象的称呼叫“开绞”。男生女生都爱玩,特别是课间的时候,10分钟的休息时间玩不了别的游戏,翻手绳就是最受欢迎的选择之一。
这可谓是现在的70后、80后乃至90后小时候最喜欢玩的小游戏之一。在课间休息时的教室过道上,孩子们三五成群,绳圈在他们的十个手指间不停地翻飞着,跟今天孩子们玩的溜溜球很有得一比,也是一个非常讲技巧的游戏。当年的孩子们没有零花钱,除了钥匙绳外,绑头发的绸带、家里挂窗帘淘汰下的尼龙绳等都是制作翻手绳的工具。
翻手绳的造型非常多,每一个造型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比如除了面条、大桥、饼干、降落伞等,还有女巫帽、星星、飞蛾等等。甚至还有必杀技一般的存在“巴黎铁塔”,可谓“巴黎铁塔一出,天下谁与争锋”,因为据说“巴黎铁塔”这一造型是无法破解的。
如今,翻手绳这种游戏仍然没有被淘汰,已经逐渐成为白领们在上班小憩时的一种悠闲娱乐方式。只是游戏的主角从小女生变成了大孩子。
材料及制作:钥匙挂绳,串窗帘的塑料线、棉线等。把绳子两端打死结后,形成一个绳圈。
玩法及规则:将绳圈套在手指上,并利用手指进行不停的勾、拉、套,进而翻出面条、大桥、饼干、降落伞等造型。多为一个人拉绳,另一个人翻绳;若一方将绳翻散,为输家。此外,部分简单造型可一人独自完成。
NO·2:跳房子
简介:又称跳方阵、跳格子。东北三省、内蒙古赤峰地区均叫做飞机格。香港称为跳飞机。跳房子时因为是用一条腿支撑跳动,故青海等地俗称“瘸房房”。
跳房子是一种世界性的儿童游戏,据说罗马时代遗留下来的镶嵌地面上就曾经发现类似跳房子的图案。这是耙耙麻麻们当年最爱玩的户外游戏之一,尤其以女孩子最爱玩。只要在家门口的空地,或是没车的路旁,找颗小石头,就能画个房子,玩上半天了。
孩子们用一只沙包(或者一块瓦片)作为游戏的辅助物,先把沙包扔到指定的地点,然后蹦蹦跳跳、飞檐走壁、穿房越脊,把沙包拾回来便大功告成。有时一边玩她们还一边唱:“正月十五黑咕隆咚,树枝不动刮大风,刮得面包吃牛奶,刮得火车上天空……”
材料及制作:在开阔地上用粉笔或砖块画上格子即可,有正方形、长方形,也有长方形与半圆形相结合的,还有演变成飞机形状的。
玩法及规则:人数不限,形式有两人轮换跳、几个人轮流跳、多人分成两组轮换跳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