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落200多孤残寄养童家 遥远村落最近心灵港湾【2】--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小村落200多孤残寄养童家 遥远村落最近心灵港湾【2】

2013年05月07日07:25    来源:荆楚网    手机看新闻

  抱住他孩子就不再哭泣

  和江丹枝一样,张车良彭晓芳夫妇和寄养在她家的两个孩子也感情笃厚。

  “外人可能没法体会那种感情,但在我们的眼里,他们有着不一样的可爱。”51岁的张车良爱怜地看着膝头玩耍的帅帅。2004年和2006年3月,他和妻子先后从福利院接回脑瘫患儿青青和先天愚型患儿帅帅。他自己的亲生儿子则已长大成人,参加工作。

  帅帅目前的智力无法接受课堂教学,但他的肢体没有问题,会喊“爸爸”、“妈妈”,会在张车良抽烟时递过火机,还会偶尔拿起扫帚帮忙扫地。甚至有一次,帅帅竟然偷偷拿摩托车钥匙将车打着了火,虽然这算是一次闯祸,张车良却也对帅帅的模仿能力惊喜不已。

  2011年春节前,帅帅生病,被送回儿童福利院治疗。不料,见不着爸爸妈妈,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帅帅,竟然以绝食来抗拒,张车良和妻子得知,心疼之下赶到福利院。见到他们,帅帅才开始吃饭。

  10岁的青青连坐稳都很困难,几乎没有语言能力,很难理解外界信息。但每当他哭起来,只要彭晓芳抱着他,便会止住哭声。“小的时候还抱得动,现在他长大了,我已经抱不动了。”彭晓芳说。

  寄养孩童

  玻璃女孩巧手十字绣

  4月底的一天上午,金王村一栋两层楼平房,小小的教室里,6个孩子围坐在两张矮桌旁,仰着脸听老师讲课。这是武汉市儿童福利院专设的课堂,用作教学的楼房由欧盟资金赞助。

  16岁的小智是个玻璃女孩,她的骨骼易碎,只能坐在小板凳上,靠挪动凳脚来移动。课余休息时间,小智从书包里掏出十字绣,一针一线密密麻麻地绣着,憨态可掬的维尼熊、花草、蝴蝶……

  小智的寄养妈妈叫江贤珍,小智更习惯叫她“奶奶”。江贤珍发现,小智的手很巧,教她十字绣,一学就会,还很精美,又教会了她织毛衣。不久前小智特意用毛线织了一双鞋,送给江贤珍。“因为奶奶对我最好,好吃的都留给我。”小智说。

  孪生兄弟的深切思念

  12岁的尚尚也在教学点上学,放学后尚尚跟着奶奶牛翠娇回到家时,爷爷张用喜已经准备好了中午的饭菜。这天中午,福利院寄养科的周医生来看望他们,尚尚缠着周医生问:“周医生,我弟弟怎么样了,我好想弟弟。”

  尚尚的弟弟叫夏夏,俩人是双胞胎。11年前的一天,兄弟俩只有一岁多,一起被张用喜和老伴接回家中。他们把孩子们当作是自己亲孙子一般疼爱,甚至比待自家9岁的亲孙子还要好。“亲孙子淘气时我们还骂一下,对这俩兄弟,不忍心、不舍得去责骂他们。”张用喜说。

  直到5年前,夏夏因为展露出来的音乐天赋,被福利院送去学钢琴,并寄养到另外一个家庭。弟弟走的那一天,尚尚和爷爷奶奶一起把他送到村头,眼窝沁出泪花。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