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学生出国和学校发展需求
据广雅中学副校长何冠南介绍,每年该校大约有50名学生选择高中毕业后出国。而在华附、省实、执信等名校,每年同样有很多的学生放弃高考,通过国外的各种考试考上世界名牌大学,出国留学成了不少学生避开高考选择的另外一条升学途径。教育部门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在去年开始放开和鼓励,将学生出国纳入毕业班加分,并且加分幅度是1个留学生顶10个尖子生。
为何现在公办高中开办国际班这么热呢?据业内人士分析,之所以今年公办高中都这么大胆地开设国际班,正是由于教育部门给予的出国留学环境越来越宽松。何冠南认为,国际班这是一块新的“蛋糕”,现在各所高中都盯着这块资源。开办国际班,一是社会需求,学校有必要为众多学生的升学提供必要的便利和条件;二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学校追求创新,要想继续前进和上位必须靠国际化,目前广州的国际化步伐已经很滞后了,国际班应该顺势而行。
争议
国际班是否挤占公办资源?
不过,有社会人士却认为公办高中开设国际班挤占了公办教育资源,其任务是完成普通老百姓的正常的中学教学计划,学生的多种升学需求,应该由民办教育机构承担。
对此,有公办高中负责人表示,其实目前公办高中开设的国际班占的比例很小,学校的大部分公用资源都花在大多数学生身上。开设国际班对高考的改革也有良性的促进作用。此外,由于入读公办高中国际班的学生,都是经过中考选拔后进来的,本身是够资格入读该校的,并且不菲的学费已经为自己埋单了,所以并没有太多挤占公办资源,只是学校为他们提供多一条升学道路而已。
21世纪教育学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公办学校办国际班,确实面临办学资源流失的问题,还有学历教育机构举办非学历教育、多头监管以及财务不透明等质疑。客观上说,政府部门的监管,主要应着力解决这类“国际班”的问题,明确普通中学能否举办计划外的国际班,并确定监管体系。(记者陈晓璇)
(来源:羊城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