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退休官员的支教生活--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一名退休官员的支教生活

2013年04月02日14:36    来源:中国教育报    手机看新闻

  珠海市政府原副秘书长贝华放弃都市生活,来到湖南最困难偏远的农村教学点

贝华与孩子们交流。谢真燕 摄

  “我准备在这里义务支教两年。”2012年9月,刚刚退休的广东省珠海市政府原副秘书长贝华拉着两个箱子,重回44年前他下放的湖南省苗族侗族自治县,在湘贵交界的靖州县大堡子镇岩湾村教学点做起了“教书匠”,过起了不一样的退休生活。

  3月12日上午,记者翻山越岭,长途跋涉,来到距贵州仅1.2公里远的岩湾村教学点,见到了这位享受副厅级待遇的“支教教师”。

  穿上解放鞋,老知青重回下放地支教

  身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灰衬衫,脚穿一双解放牌胶鞋,准备在校园里翻地种花的贝华看到记者一行,笑得很开心。

  “有凤尾鸡冠花、黄百日草、冰岛虞美人、三色旋花等10多种,是我过年专门从珠海带过来的,让校园更漂亮一些。”贝华指着30袋各种各样的花籽儿笑着说。

  贝华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父母皆为高级知识分子。1968年,“文革”中贝华的父母受到批斗,16岁的贝华也作为知青,被下放到当时的靖县乐群村,与当地农民一起种地,度过了难忘的6年时光,与当地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刚下放时,我16岁,啥都不懂,那时我是一个被城市抛弃的孩子。”贝华说,在最缺少关爱的时候,靖州当地老百姓没有嫌弃他,还像自家孩子一样对待他,使他平安地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我的经历很丰富,但从来没有忘记靖州这个第二故乡,我要在这里做点儿什么。”老贝告诉记者,来到靖州支教,除了报恩,还有就是为了还愿。老贝说,母亲生前曾说,她教过中学、大学,也带过研究生,但就是没教过小学,她想在退休后去小学教两年书,但这个愿望直到去世也没能实现。因此,老贝也是为了完成母亲心愿而来。

  2012年3月,时任珠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的贝华办了退休手续,5月便专门跑到靖州县教育局联系。在贝华的要求下,9月开学,靖州县教育局把他安排在最偏远、最困难的岩湾村教学点进行义务支教,吃、住等费用自理。

 

  带来的两箱东西,有一箱是孩子们的

  岩湾村教学点距靖州县城60公里。大堡子镇的岩湾、同乐、塘坎、牛场4个村民小组的56个孩子就近到岩湾教学点入学,3名50多岁的本地教师承担着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教学。贝华成了第四名教师,教二年级学生数学。

  为了熟悉教学,贝华有空就去听其他教师的课。岩湾村小校长吴述锦说,贝老师热情很高,上课特别认真,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也十分虚心,有好几次自己乘车去10公里外的中心小学听青年教师的课。

  吴述锦还告诉记者,上课的第一周,贝老师发现有些孩子连基本的学习用具都买不起,于是他就坐车去附近的贵州省锦屏县买来直尺、七巧板、几何模型等,送给学生。

  贝华从珠海带来两个箱子,其中一个箱子是变形金刚、自动铅笔等各类玩具和学习用品。半年下来,贝华与孩子们相处得十分融洽,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也大有改观,数学效果也不错,去年期末考试,班平均70多分。

  记者采访时,正逢贝华有一节数学课,孩子们都能用标准的普通话回答。下课了,孩子们围着贝华,跟着他来到办公室。“我们喜欢听贝老师讲课,他在课上从不骂我们,我们学起来很开心。”二年级学生张倩倩告诉记者,“贝老师给大家买玩具、买篮球,还给大家拍照,在贝老师面前,大家想什么就说什么,他不仅是老师,还是大家的好伙伴。”

  自得其乐,与养猪工人吃住在一起

  由于条件限制,岩湾教学点的学生和当地的3名教师都不住校,下午3点50分放学后,整个校园就只剩下贝华一人了。考虑到他的安全,镇政府安排他在离教学点较近的岩湾生态养殖场住宿。贝华的房间大约12平方米,房间里摆着一张床、一张摆放着课本书籍的课桌、一个简易布衣柜、两个箱子、一个打印机。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这里通了贵州锦屏的网络,贝华不仅可以利用电脑网络与家人视频聊天、与外界学习交流,还能让乡村孩子在网络信息平台上学习知识。“虽然学校没有网络,可有教学光盘。像美术、音乐这些,我不能给孩子们上的课,我就引导孩子们看着教学片学习。”贝华熟练地操作着鼠标笑着说。

  贝华还尽自己的能力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今年过年,他从朋友那里弄来了一套多媒体设备,等教室重新翻新了,孩子们就可以用上了。

  贝华告诉记者,他来靖州支教后,有许多朋友特别是知青朋友都表示愿意捐献一些钱物,帮助村小和村里的孩子。他准备在大堡子镇中心小学成立一个助学基金,帮助全镇需要帮助的孩子。“这半年,爱是我得到的最大收获,也是我享受到的最大快乐!”贝华欣慰地说。(■记者 阳锡叶 通讯员 秦明 谢真燕)

(来源:中国教育报)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