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优生入读“公办班”费用全免--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特优生入读“公办班”费用全免

2013年04月02日14:33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一直以来,中山的“小升初”考试“高烧不退”,素有“小高考”之称。据了解,目前中山市小升初主要有三种途径:一种是常规升学途径,即就近入学和等待电脑派位;第二是参加民办学校举行的“小升初”招生考试,或者公办学校的推荐生考试;第三是特色途径,即在某一方面有特长,恰逢学校有招生计划,便可以走特长生之路。

  家长在选择“小升初”的途径时,第一种常规途径往往成为最后不得已的选择,而选择入读民校日渐成为新宠。笔者获悉,3月31日,广东博文学校、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小学等民办学校的“小升初”招生考试已陆续开考。

  “民办教育能够解决老百姓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促进社会和谐,也能帮政府减轻办学负担。《教育法》、《民办教育法》等国家法律都非常支持民办教育。”广东博文学校小学部校长刘耀明认为。

  1

  家长奔波 为孩子准备“小升初”筹码

  几年前,一名家长徐女士对教育孩子的态度是“只要不差,任由发展”,可是,一次报名经历改变了她的教育观念。她的女儿读三年级时,徐女士带着去少年宫报名参加合唱班。哪知过去一看,与女儿同龄的小学生都在争英语、奥数等辅导班的名额。老师开导她:“现在再不攻一攻,你的孩子今后拿什么去读好初中?”

  经过朋友介绍,她开始“泡”教育论坛,“不上不知道,一上吓一跳!”徐女士说,现在的“牛”孩子太多了,小小年纪证书一大把,全在“超前发展”。为了不让孩子落后于人,徐女士咬咬牙,把女儿逼上补习路,周末和假期时间全用上了。

  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把培养孩子的任务提早放上了议事日程。对此,广东博文学校小学部的刘耀明校长表示,家长与孩子之所以择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其实在中山,民办教育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建筑面积、师资力量、入学人数乃至于教学水平,中山民办教育在短短十几年里不断发展壮大,并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

  2

  民校考试 注重考察基础知识和综合素养

  资料显示,目前中山市现有民办学校72所。其中,中山高收费民办学校达14所,中收费民办学校则有8所。这些学校,普遍因办学质量较高,某一程度上已经拥有与公办学校分庭抗礼的实力。

  据了解,在中山,广东博文学校、纪中三鑫双语学校、华附、中港英文等民办学校都发展得很不错,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这些学校尽管普遍收费较高,但学生报名常常“爆满”。

  笔者从广东博文学校获悉,3月31日,该校举行了“小升初”招生选拔考试,据了解,该校计划2013年招收初一新生540人,然而报名参加考试的却有1500多人,录取比例接近3:1。

  据广东博文学校初中部校长周启良介绍,今年该校“小升初”考试采取自主招生命题,由专家团队严格按照小学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进行试卷命题,着重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综合素养,主要考核的是语数英三科。

  “不管学生的起点在哪里,我们都希望在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富有个性、勇于追求的高素质人才。他们不光是成绩优异的优等生,也可以是富有才艺的艺术分子。”周启良表示,博文推行的素质教育就是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本领、发挥潜能、展示才能的空间。

 

  3

  “公办班”热 “百里挑一”培育顶尖人才

  校长声音

  小学阶段应该让学生“玩中学”

  广东博文学校小学部校长刘耀明:

  现在的“小升初”制度,既苦孩子,又苦家长,尤其是某些学校在招生时还需要考各种各样的科目,因此家长就要带着孩子到处去参加各类培训。这个疯狂的升学怪圈,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给家长带来巨大的金钱压力,更是严重干扰了小学阶段的正常教学秩序。

  小学阶段是孩子重要的成长期,很多兴趣和能力只有在这个阶段进行培养才有效,错过了这个阶段就错过了最佳时期,应该让孩子在玩中学。

  现在看不出来有什么具体效果的学习往往是对他们的成长最有效的。比如对创造性思考的启蒙,但往往父母因为看不到实际的“分数”就放弃了这些学习,认为是花冤枉钱。

  孩子在小学阶段最需要的校外学习是扩大知识面,特别是人文领域的启蒙和独立思考能力、沟通表达的习惯建立,以及阅读兴趣的培养。另外就是体育学习了,建议孩子们学习某项体育运动,从学习做,到学习欣赏,这些都会成为他们长大以后不可比拟的财富。

  给孩子一个适当的高度

  广东博文学校初中部校长周启良:

  所谓好学校,就是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在我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常常看到一个令人痛心的现象——有些家长通过各种关系、各种渠道,想方设法把孩子送进了“实验班”、“基地班”,结果呢,不少孩子由于不适应、跟不上,不仅达不到家长的预期目标,反而出现厌学、自卑等症状,有的甚至被拖垮了。

  在为孩子选学校的过程中,千万不要赶鸭子上架。孩子的发展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既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家长要给孩子一个适当的高度,让孩子踮踮脚、努把力就能够达到,这样才能挖掘孩子的潜力,帮助孩子一步一步向目标靠近。

  目前,家长和学生的“小升初”择校误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盲目的名校观,很多家长不管孩子的具体情况,眼里只有重点中学;二是面子观念,老是与别人攀比;三是盲目跟风,对学校的特点根本不了解。我认为,选学校一定要保持理性,清楚孩子定位,了解政策信息和学校特色。

  邓泳秋

  民校“小升初”考试一年“热”过一年,笔者采访多名“陪考”家长了解到,不少人都是瞄准民办学校的“公办班”而来。

  以广东博文学校为例,今年招收的“公办班”都只有2个,人数仅为90人。来自市内一家电子公司的工程师庞先生说,其儿子12岁,如无意外的话,可以顺利地升入市内的重点中学,但还是选择参加博文的考试。“儿子的成绩一直很好,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进入民校‘公办班’。”庞先生说。

  据了解,考进“公办班”的特优生,学杂费、住宿费、校服费、校车费等费用全免,另外每人每月还可以补贴伙食费300元。“今年,董事会加大了对特优生的奖励力度,首次开设两个‘公费班’,希望减轻学生家庭负担,让学生专心学业。”刘耀明和周启良两位均表示,董事会希望通过此方式,把部分拔尖学生培养成城市的思想者,利用他们的知识回馈社会。

  笔者在考试现场随机采访了10名家长,其中有4名家长表示目标是民校“公办班”,4名家长则说支持孩子的选择,“公办班”考不上,也支持孩子选择“民办班”。民校的“公办班”可谓是“百里挑一”,竞争也十分激烈。

(来源:南方日报)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