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温艳琼:她特别会照顾人
27岁的温艳琼,曾是向雪敏的邻居。“她特别节约,一个旧文件夹,跟着她换了几个单位还在用。”温艳琼说,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几个朋友一块煮方便面吃,向雪敏煮多了,吃完锅里还剩了不少,大家说倒掉算了,她却打了个包带回家,“第二天中午,她就真的把那剩的面条都吃了,我也陪她吃了一些,都已经泡成面糊糊了,但是她说,不能浪费粮食。”
向雪敏很贴心,每次从恩施回鹤峰,她都不忘在路过宣恩时给温艳琼带些玉米粑粑,“她知道我最喜欢吃这个,我从来没跟她提让她带,但她从来没忘过。”
同事陈艳丽:因她才了解捐髓
26岁的陈艳丽认识向雪敏才半年,但这已经让她对向雪敏的印像足够深刻。平时她们都是爱美的姑娘,减肥是经常讲的话题,“但是有一天,我见她在微博上说要好好吃东西养身体,我就纳闷了。一问才知道,她是要去捐骨髓。”
如今在报纸电视上看到向雪敏完成捐献的事,陈艳丽不禁感慨:“想不到一个和我共事、年龄差不多的女孩子,也可以做出这样了不起的事情。”
以前对捐髓完全不了解的陈艳丽笑着说,“如今我终于知道捐髓是怎么一回事了”。
前领导向家传:她主动要求下基层
向雪敏之前在恩施州委政研室工作,考上公务员后,她先到鹤峰供销社工作,去年借调到县委工作。今年45岁的向家传是鹤峰供销社副主任,对向雪敏非常了解。“她考上公务员之后,州委政研室让她留下继续工作,这样她可以留在恩施,但她主动表示要去基层工作,于是来了鹤峰。”
2009年,向雪敏在入党申请汇报材料里写道:入党就是要摒弃个人的私心和杂念。向家传笑着说:“当时觉得她是在喊口号吧?但现在看来,我才明白她这就是言行一致,她心里真的是这么想的。”
志愿者曾凡文:她对公益活动最积极
曾凡文25岁,是向雪敏的校友、老乡。2012年,向雪敏告诉他,她是“鹤峰志愿者”团队的创办人之一,动员曾凡文加入。
“刚开始做公益,我们都还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该干什么。”曾凡文说,向雪敏是团队中最积极的一个,“组织活动,策划主题,提出建议,都是她在做。”在她的带动下,成员们纷纷开通微博,统一以“鹤峰志愿者×××”为名。
让团队最有成就感的,是去年鹤峰有一个8岁男孩烧伤了,在向雪敏的带动下,整个志愿者团队全体成员积极呼吁,最终让这个男孩纳入“中国乡村儿童大病医保”公益基金,“这下子他的治疗费用有了着落。”曾凡文说,别看向雪敏就是一个年轻姑娘,但她真的非常有号召力。在她的积极推动下,成员们有了更大信心,会做更多的公益活动。(楚天都市报 记者陈凌燕发自鹤峰)
(来源:荆楚网)
![]() |

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