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万千期待,也背负种种质疑,随迁子女就地高考方案从酝酿到各省具体政策陆续出台,一路走来似乎顺利。随着2013年高考报名开始,围绕其产生的一连串意见摩擦和北京、上海、广东并不明朗的政策走向,却再次引来众议纷纷。
尽管截至目前已有黑龙江、山东、安徽、江西、福建等省份出台明确的就地高考细化方案,但北京、上海、广东的谨慎态度还是让人强烈地感到这项改革的“不简单”。
上周,广东省表示就地高考方案已基本成型,将于年底出台,并透露将进一步配套就地中考方案。该省教育厅负责人坦言,学额吃紧、教育资源不均、招生名额有限是最大“拦路虎”。而在刚刚结束的高考报名中,北京市教委曾“婉劝”非京籍学生回原籍高考,随后有消息说,其相关方案已提交北京市委、市政府审定,原则上将于年内出台。而议论已久的上海拟对居住证实行“积分制”管理的说法,其具体指标体系仍未公布。
等,还需要等多久?就地高考能否“一步到位”?北上广等地政策为何难以落地?如何规避“高考移民”,如何在弥合不公却引发新的不公的隐忧间寻求平衡?改革需要完善哪些长远配套?针对这些问题,光明日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
就地高考能否追求“一步到位”?
距离2012年底只剩下不到20天的时间,“急切”成为形容随迁子女家长心情最恰当的词语。就地高考政策能否如他们期待般追求“一步到位”?对此,谈松华表示,解决就地高考问题,不能拖而不决,也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不分情况、地域地“一刀切”。
记者:就地高考被视作教育改革“一块难啃的骨头”,是由来已久的积弊爆发吗?
谈松华:回答这个问题,我首先要重申“就地高考”这个概念,也是从制度本身明确标准——放开非户籍人口高考,究竟面向哪一类人群?不少人习惯把随迁子女就地高考制度不准确地称为“异地高考”,而这恰恰是教育部前几年予以坚决治理的高考乱象。异地高考是指为了争取更多入学机会而去参加其他省市高考,也就是“高考移民”。现在讨论的是如何“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之后接受更高教育”的问题,通俗地说就是“移民高考”。
就地高考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因人口大量流动而产生的社会现象,这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之所以此前没有突显出来,是因为当时随迁子女首先面临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而现在随着家长、随迁子女在居住地工作、学习年限的增加,在分省命题、分省录取的高招背景下,如何解决其升学问题也愈显迫切。但需要注意的是,问题不是短期形成的,解决也不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在东部等人口流入大省更需要一个过程。同时,各地情况有很大差异,不能盲目“一刀切”、标准化。因此,国务院出台《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而具体政策还是交归地方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