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观展
直系后人不认同拍卖
值得玩味的是,围绕这批梁启超档案的另一个争议点在于,梁启超的直系后人并不认同这次拍卖。此前,梁思礼(梁启超之子)、梁再冰(梁思成之女)、梁柏有(梁思永之女)、吴荔明(梁思庄之女)发表声明,称梁启超曾留有遗言,离世后所有作品书籍均捐献国家,不能出卖。针对社会各界的质疑,他们表示,作为梁启超的后代,从未出售拍卖过梁启超的文稿和物品。此次违背梁启超意愿的拍卖行为与他们无关。
在预展现场,记者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久久驻足于展柜前。之后他移步现场大屏幕,视频正播放着匡时公司制作的有关这些档案的纪录片。送拍人之一、梁启勋的长外孙孙军在视频中讲述其外祖父与梁启超的家事往来。从工作人员口中得知这批档案将分散拍卖后,这位老者难掩失望之意。
他告诉记者,自己是清华大学退休教授,与梁启超直系后人过从甚密,因为这批档案由原居住在南长街54号的梁启勋后人珍藏整理,难得一见,所以特来观展。“来之前,我还给吴荔明打了个电话邀请她一起来,不过她并不愿意。”
一位法律专家表示,只要拍卖公司本身具有文物拍卖资格,并且拍品经过文物主管部门备案批准,程序上就是合法的。至于梁氏后人对于是否送拍的分歧,并不影响拍卖。“这些档案属于动产,只要是通过合法渠道取得的,原则上在谁手里,所有权就属于谁。哪怕不是梁启超胞弟的后人,而是跟他毫无亲戚关系的所有者送拍也是合法的。”
而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法律咨询与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季涛表示,虽然于情于理,整体拍卖是最佳方案,但委托人的意愿决定了拍卖方式,“卖家愿意怎样就怎样”。此外,由于某几件拍品价格高,容易导致整拍流拍,所以零拍对于拍卖公司和委托人来说,成交率高、风险小、收入高。他认为,这次未能整体打包拍卖的原因可能在于客户不够多,没有整体接手意向。(记者 张咏)
(来源:北京日报)
![]() |